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群衆的意思、群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群衆的解釋

(1) [masses]

(2) 泛指人民大衆

(3) 指沒有加入中國共6*6*黨或共青團的人

詳細解釋

亦作“群眾”。 1.衆人;民衆。《荀子·勸學》:“羣衆不能移也。”《史記·禮書》:“宰制萬物,役使羣衆。” 宋 王安石 《虔州學記》:“尚可以鼓舞羣衆,使有以異於後世之人。” 毛6*6*《在中國共6*6*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有了不起的作用的還是群衆。”

(2).指不擔任領導職務的人。

(3).指沒有加入共6*6*黨、共青團組織的人。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群衆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群衆”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核心含義:

  1. 社會學概念
    指未形成特定組織、無明确階層劃分的普通人群,通常與“精英”相對。例如:“這場活動吸引了數千名群衆自發參與。”

  2. 政治術語
    在社會主義語境中特指勞動人民集體,強調其曆史主體地位。如“從群衆中來,到群衆中去”的執政理念,體現人民是國家的基礎力量。

  3. 日常用法
    可泛指事件現場聚集的人群,如“民警疏散了圍觀群衆”,此時與“人群”近義但更強調集體屬性。

延伸辨析

該詞源自古代“群+衆”的複合結構,原指多人聚集,20世紀後逐漸被賦予現代政治内涵。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将學術概念與日常用語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群衆

群衆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大批的人民”。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勹”(bāo)部,右邊是“日”(rì)部,總共有6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形态,當時的寫法為“羣眾”。其中,“羣”表示衆多,多數;“眾”表示人。後來,漢字簡化後,“羣”被合并為“群”,于是形成了今天所使用的“群衆”。

在繁體字中,“群衆”的寫法保持不變,“羣眾”仍然被使用。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一種常見的寫法叫做“繁體字”。對于“群衆”這個詞,繁體字的寫法為「羣眾」。

下面是一些關于“群衆”的例句:

  1. 廣場上聚集了一大群群衆,歡呼着。
  2. 這個政策受到了廣大群衆的歡迎和支持。
  3. 工人們積極響應號召,參與到群衆運動中。

以下是與“群衆”相關的一些詞彙:

組詞:

近義詞:

反義詞:

總結起來,群衆指的是一大批人民的集合,常用于描述人群的規模和參與集體行動的群體。它與人民、民衆等詞彙有相似的意義,與個體、個人等詞彙為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