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铄的意思、陶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铄的解釋

猶陶冶。 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夫元氣陶鑠,衆生禀焉。賦受有多少,故才氣有昏明。” 戴明揚 注:“陶鑠,猶陶冶。”參見“ 陶冶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形容言辭或文章的真切動人
    該詞由“陶”(燒制陶器)和“铄”(熔煉金屬)組合而成,比喻言辭或文章經過精心錘煉後具有真實感和感染力,如同陶器經高溫成型、金屬熔煉後變得堅固且富有光澤。

  2. 通“陶冶”,指培養或影響
    在古籍中,“陶铄”常與“陶冶”同義,表示自然或外界對人性、才能的塑造。例如三國嵇康《明膽論》中“元氣陶铄”即指自然元氣對衆生的孕育與影響。


二、用法與出處


三、補充說明

建議在具體使用時結合語境判斷其含義,文學創作中可靈活運用兩種解釋以增強表達效果。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铄: 詞義和來源

《陶铄》是一個中文詞語,多指人的品行高尚、才華出衆、謙和有禮,寓意睿智明亮。其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獻,如《論語》、《孟子》等,用以形容賢者、聖人的品質。

陶铄: 部首和筆畫

在現代漢字中,《陶铄》的部首是“阝”,表示防禦和關押的意思;而在古代漢字中,“阝”多次被省略。《陶铄》的筆畫總數為15畫。

陶铄: 繁體字和古漢字寫法

《陶铄》的繁體字為「陶鑠」,在使用繁體字的地區,如香港和台灣,人們通常使用「陶鑠」這個形式來書寫這個詞。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陶铄》一詞并沒有太多變異,依然是以「陶铄」的形式呈現。古時漢字的保留形式相對較穩定,所以字形上和現代基本相同。

陶铄: 例句

1. 他是一個陶铄的人,無論在學識還是品行上都讓人欽佩。

2. 那位教授以其陶铄的智慧和豐富的經驗赢得了學生們的尊敬。

3. 他以其陶铄的謙和态度和善良的心靈,征服了人們的心。

陶铄: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陶瓷、陶器、陶片、铄古铮今。

近義詞:聰慧、明亮、靈氣。

反義詞:愚笨、暗昧、冥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