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intly with other organizations concerned] 會合共同
如會同。——《論語·先進》
宗廟會同。
(1).彙合。《書·禹貢》:“九河既道, 雷夏 既澤, 灉 沮 會同。”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湖周五十裡,城下陂池皆來會同。”
(2).古代諸侯朝見天子的通稱。《詩·小雅·車攻》:“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毛 傳:“時見曰會,殷見曰同。繹,陳也。”
(3).泛指朝會。 晉 潘嶽 《上客舍議》:“乃今四海會同,九服納貢。” 唐 柳宗元 《封建論》:“合為朝覲會同,離為守臣扞城。” 章炳麟 《箴新黨論》:“聲氣相扶,交相誦美,哀亡上壽及以飲食會同之屬,華實兩盡,足以無憾。”
(4).聚會;會見。《南史·王悅之傳》:“﹝ 王悅之 ﹞為吏部郎,鄰省有會同者,遺 悅之 餅一甌。”
(5).會合有關方面共同辦理。《檮杌閑評》第二六回:“且説 兖州 兵備道奉巡撫火牌,調 登州 營守備 苗先 ,會同道标把摠 吳成 等,領兵五千剿捕。”《人民日報》1982.3.9:“國家科學技術*********今後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科學技術政策,會同國家計委和國家經委提出重大的科學技術研究課題,組織協調科學技術力量進行攻關。”
“會同”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多方共同參與、聯合行動的行為狀态,核心含義為會合共同。常見于需要多方協作的場景,如《論語·先進》中提到的"宗廟會同"即指祭祀時衆人聚集。
二、應用場景
三、語用特點 作為動詞使用時,常帶有正式協作的語體色彩,如政策文件中的"會同財政部開展抽查工作"即體現跨部門協作的規範性。
該詞本質強調多方力量的彙集與協作,既保留古漢語中物理空間聚集的本義,又在現代發展為組織協同的專業術語。具體含義需結合"是否涉及行政協作""是否指物理聚集"等語境判斷。
會同(huì tóng)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湊合、相互諒解、互相合作。這個詞語表示人們在一起達成共識、相互協調,解決問題或合作完成任務。
《康熙字典》将會同的拆分部首按照字形結構歸類為“人”部,而其筆畫數為14畫。
《會同》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後來成為常用詞語。它的繁體字為「會同」。
在古代,會同的字形寫作「匯通」,使用匯代替了現代常見的「會」字,而通的字形形似米字旁,代表着交流、互通、溝通。
1. 我們應該通過溝通和合作來實現會同,共同推進項目的順利進行。
2. 在團隊中,成員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實現會同合作,才能取得好的工作成果。
會談、會議、會館、會員、會師
協商、融洽、合作、一緻
分歧、不和、對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