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亢龍的意思、亢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亢龍的解釋

(1).比喻驕橫無德之君。 漢 王符 《潛夫論·本政》:“今世得位之徒,依女妹之寵以驕士,籍亢龍之勢以陵賢。” 唐 獨孤及 《陳留郡文宣王廟堂碑》:“嗚乎,明王未興,亢龍無輔。運非我與,德兮何衰!”

(2).泛指剛愎躁進之人。《儒林外史》第四九回:“ 馬純上 知進而不知退,直是一條小小的亢龍。”參見“ 亢龍有悔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亢龍”是一個源自《易經》的漢語詞彙,讀音為kàng lóng,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本義與出處
    源自《易經·乾卦》的“上九,亢龍有悔”,指龍飛至極高處後因過度剛強而陷入困境,象征事物發展到頂點後可能衰敗。
    《文言傳》進一步解釋:“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強調物極必反的哲理。

  2. 比喻意義

    • 驕橫無德之君:如漢代王符《潛夫論》中批評當權者“籍亢龍之勢以陵賢”。
    • 剛愎躁進之人:如《儒林外史》形容馬純上“知進而不知退,直是一條小小的亢龍”。

二、文化内涵與演變

  1. 《易經》中的發展觀
    亢龍是龍的不同階段之一,需經曆“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等過程,最終達到“亢龍有悔”,體現事物發展的循環規律。
    提到,亢龍需“從跌落到爬起”,強調堅韌與自我修正的重要性。

  2. 現代引申義

    • 風險警示:在當代語境中,可比喻市場、行業或個人的過度擴張可能引發危機(如股票論壇中用于描述泡沫風險)。
    • 文學象征:小說常以“亢龍”命名章節,暗喻角色經曆巅峰後的轉折。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易經》中龍的不同階段或具體文獻引用,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查字典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亢龍》的意思

《亢龍》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表示龍非常威猛勇猛。亢意為昂揚、高漲,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象征,被視為非常有力的神秘生物。因此,《亢龍》這個詞意味着一種非常強大和威猛的力量。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亢龍》由亢和龍兩個漢字組成。

亢字的部首是乙,它的拼音是kàng。亢字共有6畫。

龍字的部首是龍,它的拼音是lóng。龍字共有16畫。

來源和繁體

亢龍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中的神話傳說。亢龍是古代懂得變化和修行的龍,它有着非凡的能力和力量,經常被用來形容強大的力量和困難。

在繁體字中,亢龍分别用「亢」和「龍」表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亢字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在金文中,亢字的形狀類似于兩個叉子。

龍字在古代的寫法也有所變化。例如,在甲骨文中,龍字被寫成一個有鱗片的形狀,更接近于對龍的描繪。

例句

1. 他的力量就像《亢龍》一般,無可匹敵。

2. 隨着音樂逐漸高漲,演員展現出了《亢龍》般激烈的舞姿。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面對困境我們應該像《亢龍》一樣勇敢不屈。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亢奮、亢忙、亢旱、亢宏。

近義詞:強大、威猛、勇猛。

反義詞:溫順、柔弱、軟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