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阙失的意思、阙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阙失的解釋

(1).失誤;錯誤。 漢 王充 《論衡·順鼓》:“盜賊亦政所緻,比求闕失,猶先發告。” 宋 曾鞏 《範貫之奏議集序》:“故當此之時,常委事七八大臣,而朝政無大闕失。”《清史稿·後妃傳·文宗孝欽顯皇後》:“旋用禦史 徐啟文 奏,令中外臣工於時事闕失,直言無隱。”

(2).忽略不知。 明 李東陽 《與李士常書》:“平生每自怪習惰成癖,其於世事多所闕失,若此則非惰之罪也。”

(3).缺漏遺失。 清 陳鳣 《對策》卷三:“又有‘ 劉昭 注補’,今考列代之史,皆有闕失,而以他人之書補入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阙失”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uē shī,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綜合了權威典籍和現代用法的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失誤或錯誤
    指因疏忽或決策不當造成的過失。例如《清史稿》提到“令中外臣工于時事阙失,直言無隱”,強調對政務疏漏的指正。

  2. 忽略不知
    表示因不了解或未關注而産生盲點。如明代李東陽在書信中自省:“平生每自怪習惰成癖,其于世事多所阙失”。

  3. 缺漏遺失
    強調因遺漏或保存不善導緻缺失。清代陳鳣在《對策》中提到史書“皆有阙失”,即指史料缺漏。


二、用法與場景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通過權威典籍和語境分析,“阙失”既包含具體錯誤,也涉及抽象層面的缺失,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阙失 - 詞義

《阙失》是指錯誤、遺漏或缺失,常用于表達某種事物或情況的不完整或缺陷。

拆分部首和筆畫

《阙失》這個詞由部首“阜”和“夭”組成,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阙失》這個詞最初出現在《莊子·外物》篇中,形容了人們對于道德的颠倒和迷失。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闕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阙」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結構由「門」和「廣」組成,是門的稍大版本。而「夭」原指人過早死去的形象,後來引申為表示缺乏、缺陷的意思。

例句

1. 他的作文裡有很多語法錯誤,阙失連連。

2. 這個景點的維護工作明顯有阙失,導緻遊客體驗不佳。

組詞

1. 阙如(指欠缺、不足之意)

2. 失誤(指因疏忽或錯誤導緻的失去機會或失敗)

3. 不全(指不完全、不全面)

近義詞

喪失、缺損、疏漏、遺失

反義詞

完整、完善、不缺、不失、無疏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