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根本不放在心上。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 何晏 、 王弼 ,祖述玄宗,遞相誇尚,景附草靡,皆以 農 黃 之化,在乎己身, 周 孔 之業,棄之度外。”
“棄之度外”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ì zhī dù wài,指根本不将某事放在心上,形容對其毫不在意或主動選擇忽略。以下是詳細解釋:
“他對父母的囑托根本就是棄之度外。”
(表示對囑托的漠視)
如需更多示例或曆史用法,可參考《顔氏家訓》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棄之度外》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抛棄、不予重視。
《棄之度外》是由廟部、石部和相分部組成的,總計12個筆畫。
《棄之度外》源自于《孟子·告子下》中的一句話:“匡、宋、齊、晉也,将之而弗遺也。自為人臣,居興二十年,齊景公以屍棄市,弗存而度之。”意思是說,匡、宋、齊、晉這些國家的君王,都想方設法地不遺餘力地保護他們的國家。而我作為臣子,居住在這裡已經有二十年了,可齊景公竟然把我如此輕視,把我如同喪屍一般抛棄在市場上,不予重視。
《棄之度外》的繁體字為《棄之度外》。
古時寫作《棄之度外》的漢字,拆分部首和筆畫完全一樣,沒有變化。
他經曆了多次失敗後,朋友們輕他如同棄之度外。
棄捐、度量、無度、外表、公度
置之不理、唾棄、漠視、不重視
關注、重視、留心、關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