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氣宇軒昂的意思、氣宇軒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氣宇軒昂的解釋

氣度不凡貌。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 林中書 彥 振攄 氣宇軒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 朝霞 見 韓生 氣宇軒昂,豐神俊朗,才貌甚是相當。” 郭沫若 《長江大橋》詩:“使人們心胸開闊,氣宇軒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氣宇軒昂(qì yǔ xuān áng)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人的精神飽滿、氣度不凡,儀表堂堂,展現出高昂振奮、超凡脫俗的風貌。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釋義、用法及來源進行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氣宇

    指人的氣概、風度或精神狀态,強調内在氣質的外在表現。

  2. 軒昂

    形容精神昂揚、姿态挺拔,有高遠、豪邁之意。

    整體含義:形容人精力充沛、風度恢弘,舉止間流露出自信與威嚴,多用于贊美男性儀表出衆、氣魄非凡。


二、權威詞典解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形容人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例:這位将軍身材高大,氣宇軒昂,令人肅然起敬。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

    釋義:“氣概高揚,精神飽滿,形容人風度不凡。”

    引例: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生得豐姿潇灑,氣宇軒昂,飄飄有出塵之表。”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三、用法與語境


四、曆史淵源

該成語最早可追溯至元代戲曲,如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一個個前俯後仰,東倒西歪……怎如他氣宇軒昂!”明清小說中廣泛使用,成為描述人物氣質的經典表達。


五、文學典例

  1. 《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

    “玄德見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氣宇軒昂。”

    (來源:羅貫中. 三國演義

  2. 魯迅《彷徨·高老夫子》

    “他總覺得自己是‘新派’,氣宇軒昂地走進教室。”

    (來源:《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六、近義辨析

成語 側重點 差異
氣宇軒昂 儀态風度 強調外在氣場與精神面貌
器宇不凡 内在氣質 更重内涵修養
英姿勃發 青春朝氣與行動力 多用于年輕人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Z].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7.
  3. 羅貫中. 三國演義[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3.
  4. 魯迅. 魯迅全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氣宇軒昂”是漢語成語,形容人精神飽滿、氣度不凡,也可指建築物等宏偉有氣勢。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特點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擴展解析

  1. 心理學角度:反映自信笃定的心理狀态,表現為身姿挺拔、氣場強大。
  2. 文化内涵: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君子之風”關聯,強調内外兼修的美德。
  3. 審美意義:符合大衆對積極向上形象的審美偏好,兼具視覺美與精神美。

例句:莊紹光見蕭昊軒氣宇軒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實親近。(《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别人正在浏覽...

白澤摽搖别都禀谷賓旅不勝其苦彩練猜虞杈丫成日骀骀珰環得了鬥豔争輝杜禁風土性植物貢箋鈎曲菰菜古澹歸重顧役鶴台假意譏吊積泉積仁就舉埒略陋軀臝蘭車每處靡密明糚淜洪剽削平步青霄襁系侵取慽慽曲拉衢路賽烏山家宗沈辜侍讀矢箙瘦棱棱手模熟思審處歲君壇子韬光斂彩聽言烏盧班五王帳香蒿像似象牙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