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氣質柔弱的人。 隋 王通 《中說·事君》:“ 謝莊 、 王融 ,古之纖人也,其文碎。”
(2).猶小人。與君子相對。《新唐書·鄭畋王铎等傳贊》:“ 唐 之季,嗣君暗庸,天穢其德久矣。纖人柄朝,靡謀不乖。”《資治通鑒·唐文宗開成三年》:“ 陳夷行 曰:‘ 宗閔 曏以朋黨亂政,陛下何愛此纖人?’” 胡三省 注:“纖人,猶言小人也。” 清 恽敬 《<南華九老會詩譜>序》:“古之纖人,其初非有他也,不過嗜進不喜退耳。” 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四篇第十二章:“ 滇 軍既覆我軍政府,羣兒相貴,乃於三月四日由 劉顯世 、 郭重光 ……等六七纖人立 唐繼堯 為 貴州 都督。”
“纖人”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這一含義源于古代文獻,如隋代王通《中說·事君》提到:“謝莊、王融,古之纖人也,其文碎。”,意為謝莊、王融這類人文風瑣碎,性格柔弱。這裡的“纖”強調人的體質或性格細膩、柔弱。
此義多見于曆史典籍和文學作品中,例如: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資治通鑒》等典籍。
纖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纖”和“人”。
“纖”的部首是“糸”(糸字頭),“纖”的筆畫數為6畫。它的古代漢字寫法是“縴”。
“人”的部首是“亻”(偏旁),“人”的筆畫數為2畫。
“纖人”來源于古代漢語,意為“纖瘦的人”,形容一個人體态修長、纖細。
在繁體字中,“纖”保持不變,而“人”變成了“仁”。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纖”字的繁體形式為“縴”,而“人”字的繁體寫法為“亻”。
以下是一些關于“纖人”的例句:
1. 她是個纖人,身材修長而優美。
2. 那位纖人的舞姿令人陶醉。
3. 那個纖人戴着一頂輕盈的草帽,優雅地漫步在花園中。
組詞:纖維、纖細、纖巧、纖秀。
近義詞:苗條、纖弱、修長。
反義詞:魁梧、肥胖、壯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