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肵俎的意思、肵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肵俎的解释

敬尸之俎。古代祭祀时用以盛牲体心舌之器。《仪礼·特牲馈食礼》:“佐食升肵俎,鼏之,设于阼阶西。” 郑玄 注:“肵,谓心、舌之俎也。《郊特牲》曰:‘肵之为言敬也。’言主人之所以敬尸之俎。”《礼记·曾子问》:“祭殤不举﹝肺﹞,无肵俎,无玄酒,不告利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肵俎”是古代祭祀礼仪中的专用器具,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肵俎(qí zǔ)指古代祭祀时盛放牲畜心、舌的礼器,主要用于敬献给“尸”(代祖先受祭的人)。该词由“肵”(表敬)和“俎”(盛祭品的器具)组成,强调对祭祀对象的尊敬。

二、礼仪功能

  1. 祭祀用途
    在《仪礼·特牲馈食礼》中记载,由佐食官将肵俎升起并盖好,陈设于阼阶西侧,作为祭祀流程的重要环节。肵俎专盛牲体的心、舌,象征对祖先的敬意(《礼记》亦有相关记载)。

  2. 使用限制
    根据《礼记·曾子问》,祭祀未成年而亡者(“殇”)时,不得使用肵俎,亦不设玄酒,表明其使用具有严格的礼制等级性。

三、文化内涵

“肵”字本身含“敬”义,《郊特牲》解释“肵之为言敬也”,说明此器具承载着祭祀礼仪中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其形制与摆放位置均体现古代“尊卑有序”的礼制思想。

四、相关延伸

需注意与“鐏俎”(zūn zǔ,指宴席)、“燅俎”(xún zǔ,指加热祭牲)等相似词汇的区别,此类术语多与古代祭祀或宴饮制度相关,但具体用途各异。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仪礼》《礼记》原文或汉代郑玄的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肵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汉字

肵俎是一个古汉字,原指祭祀时用来祭祀动物的木器。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了,但在古代文献中还能看到它的踪影。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肵俎的拆分、来源和写法。

肵俎由两个部分组成:肉(⺼)和俞(隹)。肉是一个常见的部首,用来表示与肉相关的事物;俞是一个汉字,具有隹的义项,表示鸟类。

肵俎的笔画数为15画,其中肉部分占据了9画,俞部分占据了6画。通过这些简单的笔画,我们可以组合出一个富有意义的字形。

据研究,肵俎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习俗。在古代中国,人们常常通过祭祀来祈求丰收和祝福,肵俎就是用来祭祀动物的器具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渐渐将肵俎这个工具的名称扩展到了它所代表的含义上。

在繁体字中,肵俎的写法基本保持不变。只是一些笔画的曲线可能稍微变化了一些,但整体上与简体字相差不大。

古代汉字的写法不同于现代汉字,它具有比较独特的风格。据传说,在甲骨文时期,人们用骨器或龟甲上刻写文字,肵俎这个字也有一种独特的甲骨文款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写法逐渐演化,直至如今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汉字形态。

以下是几个使用肵俎的例句:

  1. 祖先常用肵俎来祈求丰收。
  2. 在古代的祭祀仪式中,肵俎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 虽然肵俎的用途已经不多见,但我们仍然能从文献中了解到它的存在。

肵俎是一个独特而鲜为人知的汉字,它代表着古代的祭祀习俗和文化传统。通过了解肵俎的拆分、来源、繁体写法和例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字所蕴含的深厚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槌班管璧带币器不令不廷才量长蚑趁景愁惨惨存据打醋炭弹碁淡妆浓抹迭罗黄低趄躲头避懒二混子芳俎戆鸷高山滑雪耕发勾屚鬼箓寒伧见知法解祸瘠漓精密度机丝极烛刳腔澧澧隆宗陆架论说文密谛披云潜发撁强邛崃软緜濡须坞緔鞋麝香草十经矢橛顺天应人四苦咝咝声沓潮烫剪镗镗韬光敛迹卫生裤文子同升吴梅嫺熟小检心不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