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家分晉的意思、三家分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家分晉的解釋

春秋晚期,晉國各世卿為奪取晉國政權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三分晉地,晉君成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家分晉”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重要曆史事件,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定義與時間範圍

“三家分晉”指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紀)晉國被韓、趙、魏三個卿大夫家族瓜分的事件。關鍵時間節點包括:

二、曆史背景

  1. 晉國權力結構:晉文公時期設立“六卿制”,軍政大權由六個世襲卿族掌控。
  2. 公室衰微:春秋末期晉國公室失去實權,六卿互相兼并,最終僅剩韓、趙、魏、智四家。
  3. 智氏覆滅:智伯瑤試圖吞并三家,反被韓趙魏聯合消滅于晉陽之戰(關鍵戰役)。

三、過程與策略

四、曆史意義

  1. 時代分水嶺: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以此事件為戰國開端。
  2. 禮制崩潰:周王室承認卿族篡權,加速分封制瓦解。
  3. 七雄格局:韓趙魏與秦齊楚燕并稱“戰國七雄”,開啟兼并戰争時代。

五、延伸概念

該事件本質是新興地主階級取代舊貴族,标志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如需完整史料,可查閱《資治通鑒》或《左傳》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是指公元280年,晉朝分裂為東晉、西晉、中晉這三個國家的曆史事件。該詞意為三家分開,指的是晉朝逐漸瓦解成為三個獨立的政權。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家分晉》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三(部首:一,筆畫:3)、家(部首: 宀,筆畫:10)與分(部首:刀,筆畫:4)晉(部首:日,筆畫:4)。

來源

《三家分晉》是根據曆史事件演變而來的一個成語,源自于中國的曆史。公元280年,由于統治者的内部紛争以及外部壓力,晉朝開始分裂為東晉、西晉和中晉三個國家,标志着晉朝的統一局面瓦解。

繁體

繁體字的“三家分晉”為「三家分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是不斷演變的。《三家分晉》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考證。

例句

1. 晉朝的分裂導緻了《三家分晉》的局面。

2. 曆史書中詳細記載了《三家分晉》的過程。

組詞

組詞示例:分割、家族、晉代、局面、裂變。

近義詞

近義詞示例:三分晉國、晉朝分裂。

反義詞

反義詞示例:晉朝統一、晉朝一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