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issors] 切斷布、紙、繩等東西用的鐵制用具,兩刃交錯,可以開合
兩刃交錯,可以開合,用來鉸斷布、紙、繩等東西的金屬工具。 唐 杜甫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焉得 并州 快剪刀,翦取 吳松 半江水。”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陳奶媽 坐在那裡,正拿着一把剪刀,為坐在小凳上的 小柱兒 剪指甲。”
“剪刀”是一種常見的手持工具,由兩片金屬刀片通過轉軸連接而成,利用杠杆原理實現剪切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結構
剪刀由三個核心部分組成:兩片帶有刃口的刀片、連接刀片的轉軸(鉚釘或螺絲),以及方便握持的手柄。使用時,通過手指對手柄施加壓力,使兩片刀片交叉滑動,産生剪切力。
主要用途
剪刀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和職業領域:
曆史發展
最早的剪刀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中國戰國時期(公元前475-221年)也出土過青銅剪刀。現代鉸接式剪刀的雛形出現在公元1世紀的羅馬,後經改良普及。
文化象征
剪刀在不同文化中有特殊寓意:
使用與維護
使用時需注意刀口方向,保持刀片清潔幹燥。定期潤滑轉軸可延長使用壽命,鈍化時可用磨刀石修複刃口。
需特别說明:部分專業剪刀(如手術剪、高壓電剪刀)需嚴格遵循安全規範操作。
剪刀是一種用來剪斷物體的工具,通常由兩個刀刃和一個中間連接的軸組成。剪刀可以用于各種不同的應用,如裁剪紙張、剪斷繩子或剪切布料。
剪刀的部首是刀,表示與刀具相關。它的筆畫數是7畫。
剪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器》這本古代文字學著作中,意為可以剪斷的東西。後來逐漸演變成指代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剪刀。
在繁體字中,剪刀是以「剪刀」的形式書寫。
剪刀在古代的漢字中寫作「劍銳」,意為剪斷的利器,形狀與現代剪刀有所不同。
1. 她用剪刀剪下一小段線。
2. 我用剪刀将紙張剪成了一個心形。
3. 他手中拿着剪刀,專注地修剪植物。
剪刀具有許多相關的組詞,如剪裁、剪紙、剪輯等。
類似于剪刀的工具還有割刀、割刃,它們都用來剪斷物體。
與剪刀相對的詞是粘合劑,它用來粘合物體而不是剪斷它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