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七曜的意思、七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七曜的解釋

[the seven days of the week] 從前采用的以日、月,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和土星命名的一星期的七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它們分别對應于現在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詳細解釋

亦作“ 七耀 ”。亦作“ 七燿 ”。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後漢書·劉陶傳》:“宜還本朝,挾輔王室,上齊七燿,下鎮萬國。” 晉 範甯 《穀梁傳序》:“陰陽為之愆度,七耀為之盈縮。” 楊士勳 疏:“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謂之七曜。” 宋 張載 《正蒙·參兩》:“遇謂在天而運者,唯七曜而已。”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為政篇一一》:“曆元者,日月合璧,五星連珠,七曜復合,一元之始也。”

(2).指北鬥七星。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廟碑》:“述夫帝車南指,遯七曜於中階。” 清 龔自珍 《祭程大理于城西古寺而哭之》詩:“掌故雖徂元氣在,仰窺七曜森光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七曜(qī yào)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天文與人文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稱。以下從詞典釋義、文化淵源及現代應用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一、本義解析

  1. 字義溯源

    “七”指數目,“曜”本義為“照耀”,引申指發光的天體。合稱“七曜”即七顆顯著發光、運行規律的天體,包括:

    • 日(太陽)、月(太陰)
    • 金星(太白)、木星(歲星)、水星(辰星)、火星(熒惑)、土星(鎮星)。
  2. 古代天文體系

    七曜構成中國早期天文觀測的核心對象,是制定曆法、占卜吉兇的重要依據。如《尚書·堯典》已記載依據星辰運行安排農事,漢代後“七曜”概念逐漸系統化。


二、天文與曆法應用

  1. 七曜紀日法

    唐代傳入中國的印度“七曜曆”,以日、月、火、水、木、金、土分别對應一周七日(如“日曜日”即星期日),此制度沿用至近代。

    示例:月曜日(星期一)、火曜日(星期二)…… 日曜日(星期日)
  2. 曆法融合

    南北朝時期,《七曜曆算》等著作将七曜運行周期融入中國傳統曆法,輔助推算日食、月食及行星位置。


三、文化延伸含義

  1. 玄學與占星

    七曜在道教文化中被神格化,如《北鬥經》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衍生出“七曜星神”信仰,影響命理占卜與符箓術。

  2. 文學意象

    詩詞中常以七曜喻指時光流轉或宇宙浩渺,如唐代韓愈《南山詩》:“環維無垠堮,七曜懸高穹。”


四、現代意義

  1. 天文學術語

    現代漢語仍用“七曜”作為太陽系日、月、五星的統稱,尤其見于天文史與科普文獻。

  2. 文化遺存

    日本、韓國至今保留“曜日”星期制,漢語“星期”概念亦部分源于此體系。


結語

“七曜”一詞濃縮了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與跨文化交流智慧,既是科學觀測的載體,亦滲透于曆法、宗教及日常生活,堪稱中華文明“天人合一”思想的典型例證。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七曜"詞條
  2. 《中國天文學史》(陳久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3. 《中國古代曆法》(張培瑜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4. 《中外天文交流史》(江曉原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七曜”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的重要概念,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的總稱,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七曜又稱“七政”“七緯”,包含太陽(日)、月亮(月)以及金星(太白)、木星(歲星)、水星(辰星)、火星(熒惑)、土星(填星/鎮星)五大行星。這一概念源于古人對天體的觀測與自然崇拜,将顯著運動的七大天體統稱為“曜”,意為“明亮的天體”。

  2. 别名與文化關聯
    各行星有特定古稱,如金星因晨昏位置不同分稱“啟明”“長庚”(《詩經》有載),火星因紅色稱“熒惑”等。七曜還與玄學、占星術相關,用于古代曆法推算和吉兇占卜。

  3. 星期制度的起源
    古巴比倫用七曜記日,順序為日、月、火、水、木、金、土,對應星期日到星期六,後傳入中國及日本,形成“星期”概念。例如日語中至今保留“月曜日(星期一)”“火曜日(星期二)”等名稱。

  4. 與西方文化的差異
    中國七曜體系以本土觀測為基礎,而西方以羅馬神話命名行星(如金星Venus)。有學者認為七曜記日法可能受外來文化影響,但具體起源仍有争議。

七曜既是天文觀測成果,也融合了曆法、占卜等文化内涵,展現了古代中國對宇宙的認知體系。

别人正在浏覽...

騃幼包蓄本溪市怅慨長繩系日崇尊打掩護得益鳳臆龍鬐奮張福安浮戾感唏孤客花辰喚鐵護兒活命儉靜狡筭驚汗金魄謹行積雲絶聖棄智俊捷款延老僧入定迾禁綟木靈影麗蘂流便靡靡之音模造男子漢大丈夫鵬虱遣興陶情侵沒漆園吏人不聊生三顧茅廬三徑聖靈松庭隨才器使素尚天晷迢遰鐵道部亭台樓閣頭暈眼花圖議王繭舷邊鄉賦小己小侑兒霞聳心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