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騃幼的意思、騃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騃幼的解釋

無知而幼稚。 唐 沉亞之 《與李給事薦士書》:“ 亞之 幼學,見其往記説 曾參 、 閔子騫 之孝,至于跬步不忘,雖騃幼亦能蹴然内慕。” 宋 嶽飛 《奏辭男雲除帶禦器械第二劄子》:“臣男 雲 年少惷愚,殊未練達世務,一旦驟遷此職,實非騃幼所能。陛下為官擇人,豈當出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騃幼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騃”和“幼”兩個語素構成,形容年幼無知或愚昧幼稚的狀态。以下從詞義、語素分析及用法角度詳細解釋:


一、整體詞義

騃幼指年幼而愚鈍無知,強調因年齡小或心智未開化導緻的懵懂愚笨。

例證見于《漢書·息夫躬傳》:“左将軍公孫祿、司隸鮑宣皆外有直項之名,内實騃幼不曉政事。”(此處“騃幼”形容二人表面剛直,實則愚昧不通政務)。


二、語素解析

  1. 騃(ái)

    • 本義:癡愚、不慧。《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騃”,但《廣雅·釋诂三》釋為“癡也”。
    • 引申義:遲鈍、呆笨。中古音讀為“五駭切”(疑母,駭韻),現代讀音為ái(非“sì”)。
    • 古籍例證:

      《國語·晉語》:“嚚瘖不可使言,聾聩不可使聽,童騃不可使謀。”(“童騃”指愚昧無知)。

  2. 幼(yòu)

    • 本義:年少、未長成。《說文解字》:“幼,少也。從幺,從力。”
    • 引申義:幼稚、缺乏經驗。常與“老”相對,如《論語·季氏》:“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

構詞邏輯:

“騃”修飾“幼”,構成偏正結構,強調“年幼”與“愚鈍”的雙重屬性,類似“癡幼”“愚稚”等詞。


三、詞性及用法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核心義 差異點
騃幼 年幼+愚鈍 強調年齡與心智的雙重幼稚
童騃 幼童+愚笨 側重未成年人的無知
癡騃 極度愚笨 弱化年齡,突出智力缺陷
蒙昧 未開化、無知 可指人類文明初期狀态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騃”字條釋“愚;呆”,引《漢書》例證。
  2. 《辭源》(商務印書館):“騃”注“愚昧無知”,引《國語》例。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騃幼”詞條釋為“幼稚無知”。
  4. 《漢書·息夫躬傳》(中華書局點校本)原文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騃幼”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ái yòu,意為無知而幼稚,多用于形容因年幼或缺乏經驗而表現出的愚鈍、不成熟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古籍引證

  1. 唐代沈亞之《與李給事薦士書》
    “雖騃幼亦能蹴然内慕”,指即使年幼無知者也能被感化。
  2. 宋代嶽飛《奏辭男雲除帶禦器械第二劄子》
    “實非騃幼所能”,強調兒子嶽雲因年幼缺乏能力,不宜擔任要職。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研究文獻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幼稚”“天真”“不谙世事”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半解一知避生步調嘗禾乘釣宸網車渠詞牒吊爾郎當跌跌滾滾鬥阋對等反顧飛禍飛鳥依人鳳盉瀵泉憤盛浮汩管着合流驕縱劫竊解逐汫洲金魚公子謰語憭栗柳絲流演冒嫌夢呓窮促七事八事曲燕饒辯塞途三書六禮唼啑尚佯山枕深嚴睡雨酸噎堂坳糖梨談容田灋田甿貼裡聽診通貨膨脹退材萬語千言維衛無過是相法憸奸小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