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戎機的意思、戎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戎機的解釋

[war,opportunity for combat] 指戰争、軍事

贻誤戎機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樂府詩集·木蘭詩》

詳細解釋

(1).戰争;軍事機宜。《樂府詩集·梁鼓角橫吹曲·木蘭詩》:“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唐 杜甫 《遣憤》詩:“自從收帝裡,誰復總戎機。” 宋 秦觀 《代何提舉賀範樞密啟》:“入參臺省,佇聞折檻之風;外總戎機,寝罷争桑之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一·荊州鏡冤》:“公奇之,延緻幕中,每有戎機,輒與參決。”

(2).戰機;用兵的時機。 明 劉基 《複用韻答嚴上人》:“誅暴保民 黃石 畧,将軍莫自失戎機。”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二章:“你指揮的空軍,務令其星夜返回,支援 蟠龍鎮 。毋誤戎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戎機”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厚重感的軍事術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戎機”指軍事行動或戰争的關鍵時機,常與戰略決策相關聯。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該詞強調“作戰的緊要時機”或“戰争局勢”,如《樂府詩集·木蘭詩》中“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即描寫奔赴戰陣的緊急态勢。

二、字義分解

  1. 戎:甲骨文字形為持戈盾之人,《說文解字》釋作“兵也”,本義指兵器,引申為軍事、戰争。
  2. 機:繁體作“機”,《康熙字典》載“主發謂之機”,原指弩箭發射裝置,後引申為關鍵時機。

三、出處與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南北朝文獻,《宋書·武帝紀》載“戎機密發”形容軍事行動的突然性。唐代杜甫《前出塞》詩“捷下萬仞岡,俯身試搴旗”亦暗含把握戎機之意。

四、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曆史叙述或文學創作,如錢鐘書《圍城》描述戰亂年代“戎機倥偬”的場景。在軍事理論研究領域,該詞仍被用于分析古代戰役的時機選擇策略。

網絡擴展解釋

“戎機”是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1.基本定義

2.出處與經典用例

3.近義詞與使用場景

4.權威來源彙總

“戎機”是一個兼具曆史厚重感和文學性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側重“軍事行動”或“作戰時機”的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白當伴姑薄行儤值背身剝極必複恻憫抄送綝纚地豆丁肇中第舍防禦工事蕃息廢損風起浪湧奉箒高卬怪怖龜鱗歸着國史館過以韓哀好辯候省弧精禍災肩比佶聱交接吉禮客袍拉絲斂服臨絕流動資金镂繪沒救磨止末至客目綱納剌納納拗取哦唷覰當群書人不可貌相融泰生洲神仙魚適均說誓替戾岡拓裡往哲完事文林郎鹹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