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自衞的意思、放虎自衞的詳細解釋
放虎自衞的解釋
比喻尋求保護不當,反而自招禍害。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公孫述劉二牧志》:“ 劉主 至 巴郡 。 巴郡 嚴顔 拊心歎曰:‘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衞者也。’”
詞語分解
- 放的解釋 放 à 解脫約束,得到自由:把籠子裡的鳥放了。放膽。放誕。放任。放肆。放歌。放懷。豪放。釋放。 散(刵 ):放工。放假。放學。放晴(陰雨後轉晴)。 帶牲畜到野外去吃草: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動,放
- 衞的解釋 衞 è 同“衛”。 筆畫數:; 部首: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放虎自衞”(也寫作“放虎自衛”)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比喻本想尋求保護或利用某種力量自衛,但方法不當,反而招緻更大的災禍。
- 直譯引申:字面指“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暗含引入危險因素作為防禦手段,最終導緻自身受害的悖論邏輯。
出處與典故
- 曆史來源:出自晉代常璩《華陽國志·公孫述劉二牧志》。原文記載嚴顔感歎劉璋邀請劉備入蜀的行為:“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衞者也。”
- 典故背景:劉璋為抵禦外敵引入劉備勢力,卻反被劉備奪取領地,恰如“放虎自衛”的典型例證。
結構與用法
- 語法結構:連動式成語,可作賓語或補語。
- 感情色彩:中性偏警示,多用于批評策略失誤或目光短淺的行為。
- 應用場景:常見于分析政治決策、軍事策略或日常生活中的錯誤自救手段。
近義與反義
- 近義成語:
引狼入室、開門揖盜(均指引入禍患)。
- 反義概念:
未雨綢缪、防患未然(強調預防而非錯誤應對)。
補充說明
- 讀音與書寫:拼音為fàng hǔ zì wèi,繁體為“放虎自衞”。
- 現代啟示:警示人們需謹慎評估所依賴的“保護力量”,避免因短視行為釀成長遠危機。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華陽國志》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放虎自衛(fàng hǔ zì wèi)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用老虎來保衛自己。這個成語的部首是放,虍和自,分别有7畫,3畫和6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古代寓言故事。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放虎自衛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不同。例如,在篆書中,放字形狀會略有改變。以下是一個例句:“他勇敢地放虎自衛,保護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在組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放虎自衛這個成語與其他詞語組合使用。例如,放虎自衛精神,指的是勇敢保護自己的精神。
放虎自衛的近義詞有自保、自衛、保護自己等。相反地,放虎自衛的反義詞可以是逃避、投降等。希望給您帶來了滿意結果,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