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約的意思、失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約的解釋

[fail to keep an appointment]不去赴約

不要失約

詳細解釋

謂沒有履行約定的事項。今多指未履行約會。語本《史記·高祖本紀》:“﹝ 陳恢 ﹞乃踰城見 沛公 曰:‘臣聞足下約先入 鹹陽 者王之……足下前則失 鹹陽 之約,後又有彊 宛 之患。’” 宋 文天祥 《<候船難>詩序》:“交謂船已失約,奈何?” 元 方回 《約端午到家複不果賦吳體》詩:“端午到家復失約,良辰闕酒非真窮。” 吳組缃 《山洪》二八:“保長沒有失約,第二天大早上果然從 黃龍溪 趕了回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失約”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未能按照事先的約定履行承諾或責任。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2.使用場景

3.近義詞與反義詞

4.延伸意義

5.如何避免失約

例如:“他因交通堵塞失約了晚宴,但事後誠懇道歉,得到了朋友諒解。” 這一行為既體現了失約的原因,也展示了補救措施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失約

失約是指在約定的時間或地點上沒有履行承諾或沒有遵守約定的行為。這個詞由“失”和“約”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失約的部首是“亠”,表示與頭有關的意義;筆畫數為5畫。

來源

失約一詞最早見于《論語·述而》:“齊景公有馬千驷,死之日,民無得而服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曰‘不失約束’。”此處失約指沒有違背約定,保持約束。

繁體

繁體字中,失約的“約”字在右邊會加上一個“悑”字旁,變成“約”。而“約”字本身也有變化,以“約”字左邊的“邑”字加上一個豎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失約的“約”字的寫法是在上方加上一個“而”字旁,成為“約”。同時,“約”字的“勺”部分少了一個點。而“失”字則相對較為簡單,類似現代的寫法。

例句

他失約了,沒有按時來參加會議。

組詞

遵守約定、違背承諾、失信

近義詞

違約、不守信、食言

反義詞

守約、信守承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