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聖質的意思、聖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聖質的解釋

神聖的秉性。多用于聖人和帝王。 三國 魏 曹丕 《答許芝上代漢圖谶令》:“若夫 唐堯 、 舜 、 禹 之蹟,皆以聖質茂德處之,故能上和靈祇,下寧萬姓,流稱今日。” 唐 李翺 《論事疏表》:“臣竊惜陛下聖質,當可興之時,而尚謙讓未為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聖質(shèng zhì)指帝王超凡的禀賦或資質,多用于形容君主的天賦才能與德行。該詞屬古漢語雅言,常見于史書及政論典籍,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層面:


一、核心釋義

  1. 天賦的帝王資質

    特指君主承天命而具備的卓越才能與道德禀賦,強調其統治合法性與超凡特質。如《後漢書·孝順帝紀》載“聖質如初”,即贊漢順帝即位時天生的帝王器宇。

  2. 德行與智慧的象征

    “聖”取《說文解字》“通也,從耳呈聲”之本義,指通達事理、明辨是非;“質”指内在禀性。二字結合凸顯統治者兼具睿智與仁德的本質。


二、詞源與經典用例


三、近現代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聖人的禀賦”,引《後漢書》用例,強調其與帝王德政的關聯性。

  2. 《辭源(修訂本)》

    注“帝王的天資”,側重其天賦性與政治屬性。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1.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2.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3. 班固《白虎通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聖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1.基本定義

“聖質”由“聖”(高尚、崇高)和“質”(品質、秉性)組成,指神聖的秉性,多用于形容聖賢或帝王超凡的道德品質。例如《答許芝上代漢圖谶令》中稱唐堯、舜、禹因“聖質茂德”而受尊崇。

2.使用對象

該詞通常用于聖人和帝王,強調其道德與地位的崇高性。如唐代李翺在奏疏中以“聖質”勸谏帝王勤政。

3.文獻出處

4.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聖質”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曆史人物評價,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義色彩。

“聖質”是帶有古典色彩的褒義詞,核心在于表達對至高道德境界的推崇,需注意其曆史背景與適用對象。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細節,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八柄邦籍柄用不可方物裁判官城郊憃愚藂集蹙刺倒置幹戈兜盤風塵俘囚膏物歌台舞榭公俸歸仁孩咍寒蟲洪統候物江讴角動量嬌婦進口詞酒罎九圍蠲息顆子覽閱樓脊陸溺美術命趾民諺母氣納款内幹鲵鱙牛鞭女娥啓奏勸說人才庫人公裡忍命哨站麝囊申禮折契守慎數白論黃恸絶團瓢頽老瞎啾啾祥練飨飲淆亂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