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度箓的意思、度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度箓的解釋

道教語。接受秘箓。《宣和遺事》前集:“冬十月,禦 寶籙宮 ,度《玉清神霄》祕籙……於是宦官、道士有所不如意者,必須度籙,莫不如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度箓是由"度"與"箓"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需從漢字本義及宗教語境進行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度(dù):《說文解字》釋為"法制也",本義指計量标準,後引申出"超越""通過"等哲學意涵。在宗教語境中專指"超度",即通過儀式助亡靈解脫輪回,《康熙字典》收錄此用法可溯源至南北朝佛經譯著。

  2. 箓(lù):《正字通》注為"圖箓,帝王受命之符",原指帝王符命文書。道教典籍《雲笈七籤》特指記載天神名錄的法牒,後演變為道教授予弟子的秘文憑證。

二、複合詞考釋 "度箓"屬宗教儀式術語,其完整含義包含兩個層面: • 字面義:特指道教超度儀式中使用的法箓文書,包含超度對象的生辰、功德及往生祈願,常見于水陸法會等科儀。此用法可參考《道藏》中《靈寶玉鑒》的"度亡科儀"記載。

• 引申義:象征宗教體系中的身份認證與法力傳承。據《中國道教史》(卿希泰著)所述,完整度箓儀式包含經箓傳授、符文繪制、齋醮科範等程式,是道士獲得行法資格的重要憑證。

三、詞源流變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正統道藏》輯錄的《上清靈寶大法》,其發展脈絡與唐宋時期道教齋醮體系的完善直接相關。清代《道門科範》将度箓細分為"生箓"(祈福消災)與"亡箓"(超度往生)兩類,形成完備的儀軌制度。

(本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中華道藏》《道教儀範》等權威典籍,具體科儀内容可查閱國家圖書館藏明版《道藏》原書)

網絡擴展解釋

“度箓”是道教術語,指通過特定儀式接受天神的符咒或秘箓,以達到祈福、消災等目的。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度”意為授予或接受,“箓”指道教記載天神名諱、符咒的神秘文書。合稱“度箓”即指道士或信徒通過儀式獲得神靈認可的符箓,象征與神明建立聯繫,獲得庇佑。

  2. 曆史文獻例證
    據《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宋代宦官、道士若遇不如意之事,常通過“度箓”儀式祈求化解,且“莫不如願”。這表明該儀式在古代被視為一種解決困境的宗教手段。

  3. “箓”的深層意義
    “箓”在道教中具有神聖性,既是天神名錄,也是法術載體(如驅邪、祈福的符咒)。接受箓者需經過嚴格儀式,象征獲得神靈授權,具備行使特定法事的資格。

  4. 儀式功能
    主要用于消災解厄、提升修為或鞏固宗教地位。例如,帝王或道士通過度箓強化自身“天命”或法力,普通信徒則借此祈求平安。

“度箓”是道教重要的宗教儀式,融合了符咒、神靈信仰與儀式實踐,兼具精神信仰與實用功能。如需進一步了解“箓”的形制或具體儀式流程,可參考道教經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憐卑隘背本就末炳博閉心承符吏大大小小刀匕大同小異底授繁穢颿樯煩手豐穰府任高竦給侍擱手鈎枝還妾韓柳歐蘇涸轍之鲋建柏江星僭縱釂酬階途卡位空軍口誤魁俉拉拉姑獵漁吝啬緑柱玉謾天口妙處冥眗亡見遣嫁乾馬諐失牽羊肉袒凄急慶緒任事柔能克剛睿達賽燈桑基魚塘灑如撒鹽山河易改,本性難移生榮死衰識窟衰粗雙勾五湖想必香象纖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