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的天河。 唐 李峤 《饯骆四》诗之一:“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鐘。” 宋 杨万里 《荔枝堂夕眺》诗:“夕峯褪日半鉦多,秋汉吹云一絮过。” 清 黄鷟来 《送王远斋回会稽》诗:“羈客苦滞留,离思咏秋汉。”
秋汉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秋季的银河,常见于古典诗文。以下从词典释义、文学意象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解析:
字源本义
秋汉即秋季夜空中清晰可见的银河,如《汉语大词典》释为“秋季的天河”。
引申意境
因秋季天高气爽,银河尤为明亮,故引申为高远、清朗的意境,或隐喻时序流转、寂寥之感。
例:唐代李峤《饯骆四》诗:“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
天文与时序象征
古人观星象以应农时,秋汉的出现标志丰收时节,如《淮南子·天文训》载“秋分而禾熟”,银河方位变化成为季节更替的象征。
诗意审美载体
例:宋代张耒《夜坐》诗:“庭户无人秋汉明,冷露滴梦魂频惊。”
例:清代黄景仁《秋夜》诗:“秋汉飞玉霜,北风扫荷香。”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秋汉”为“秋季的银河”,引唐代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诗:“露滴秋汉高,天青河汉明。”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5450-6,第9卷第127页。
《辞源》(第三版)
注“汉”为天河,并引《文选·张协〈七命〉》:“尔乃登秋汉,泛兰池。”印证秋汉意象源流。
来源: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1424-4,第2305页。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秋汉”属天文类词汇,释义侧重其天文属性与文学意蕴的结合。
来源: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559-4,第1282页。
“万里秋汉净,寂寥孤鹤鸣。”(明代孙蕡《湖州乐》)描绘秋夜银河的澄净。
“秋汉迢迢夜未央,金风玉露两凄凉。”(清代纳兰性德词句)以秋汉渲染离愁。
“秋汉”既是具象的天文现象,亦承载着古人对自然时序的感知与生命哲思,其释义需兼顾字源、文学及文化语境。
“秋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进行辨析:
一、基本含义(文学意象)
指秋季的天河(银河),常见于古诗文描写。例如:
二、成语释义(存疑)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提到“秋汉”为成语,指秋季汉江水位下降导致船只无法通行,比喻事物发展至临界点。其出处被标注为苏轼《赤壁赋》,但原文并无此词,可能为误引或引申义。该解释权威性较低,建议谨慎采用。
总结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专业古籍数据库。
安心定志帮狗吃食播降称财诚慊绸厚当路君矴石咄呐杜园笋否终复泰伏尔泰购备归兽谷口子真觚椠幻眇贿货箭筈奸汙接墒尽付东流拒后捃摘馈礼了落量敌另文历涉例行公事龙盘虎踞楼车緑蜡内教坊陪奁气囊棬枢三棒洒削善行伸腰深圳特区实田诗准摅虹谈慰讨详套语恬畅体统土鼈涒叹王码电脑委备萎萎衰衰相救向往闲家小阳春泄泄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