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池的意思、風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池的解釋

1.指聚風之處。 北周 庾信 《奉報趙王惠酒》詩:“風池還更暖,寒谷遂成暄。” 倪璠 注:“風池,如風井之類。 宋玉 《風賦》曰:‘夫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 李善 注引 盛弘之 《荊州記》曰:‘“ 宜都 狼山縣 有山,山下有穴,大數尺,為風井。”土囊,當此之類也。’此雲‘風池’,亦猶是矣。” 清 厲鹗 《秋日同少穆竹田敦複過報國院》詩:“風池時動樹,秋宇欲銷雲。”

2.人體經穴名。位于項後枕骨下兩側。主治眩暈、鼻淵、目赤、耳鳴、夜盲、落枕等症。《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膽經穴歌》:“風池肩井淵液長,輒筋日月京門鄉,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市中瀆。”注:“從腦空下行耳後,下髮際陷中,大筋外廉,按之引於耳中,風池穴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風池”是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自然地理意義

指聚風之處,常用于形容風力聚集的特殊地形或區域(如山谷、洞穴口等)。例如:

二、中醫穴位意義

風池穴是人體重要穴位,屬足少陽膽經,具體信息如下:

  1. 位置:
    位于後頸部,枕骨下方凹陷處,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與風府穴平齊。
  2. 名稱由來:
    因穴位凹陷如“池”,且易受風邪侵襲而得名。
  3. 主要功效:
    • 主治頭痛、眩暈、感冒、鼻塞、目赤腫痛、耳鳴等。
    • 可疏通經絡、祛風散寒、醒腦安神。
  4. 操作方法:
    針灸時向鼻尖方向直刺0.8—1.2寸,或通過按摩緩解症狀。

三、擴展應用

在文學中,“風池”也用于比喻事物或人群的聚集地,例如描述信息、人流的集中現象。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針灸操作或治療建議,請咨詢專業中醫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風池》的意思、構成和來源

《風池》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由“風”和“池”兩個部分組成,總共有10畫。下面詳細解釋這個詞語的含義、構成和來源:

1. 意思

《風池》是中醫學中的一個穴位名稱,位于人體的背部,風池穴具有清熱解表、宣肺散寒的作用。

2. 構成和筆畫

《風池》由兩個部分構成:風(4畫)和池(6畫)。風字的構成為:風(3畫)+幾點(1畫),池字的構成為:氵(3畫)+止(3畫)。

3. 來源

《風池》這個詞語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内經》中,根據中醫學的理論和經驗總結而成。

4. 繁體

《風池》的繁體寫法和簡體寫法相同,都是“風池”。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風池》的基本結構和構成并無太大變化。

6. 例句

中醫師在治療感冒時,常常會按壓《風池》穴位。

7.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風池》常常會與其他穴位組合使用,如太陽穴、百會穴等。近義詞沒有明确的彙總,反義詞為沒有穴位的其他身體部位。

希望以上信息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