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直的意思、敦直的詳細解釋
敦直的解釋
敦厚正直。 三國 蜀 諸葛亮 《薦呂凱表》:“臣不意 永昌 風俗敦直乃爾!”《北齊書·清河王高嶽傳》:“ 嶽 幼時孤貧,人未之知也,長而敦直,姿貌嶷然,沉深有器量。”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直的解釋 直 í 不彎曲:直線。直角。直徑。直立。直截了當。直覺(?)。直觀。 把彎曲的伸開:直起腰來。 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氣壯。耿直。正直。 爽快,坦率:直爽。直率(刬 )。直谏。直誠。直言不諱。 一個
網絡擴展解釋
“敦直”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品質,其核心含義為敦厚正直。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敦直(dūn zhí)指性格既敦厚(樸實寬厚)又正直(公正剛直),強調内外兼修的特質。
2.字義拆解
- 敦:本義為厚道、誠懇,如“敦厚”;也指古代盛黍稷的器具,象征穩重可靠。
- 直:本義為成直線,引申為公正坦率,如“正直”。
3.曆史用例
-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薦呂凱表》中稱贊永昌地區的民風:“臣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乃爾!”。
- 北齊時期:《北齊書·清河王高嶽傳》描述高嶽“長而敦直,姿貌嶷然”,體現其品貌端正、深沉有度。
4.應用場景
- 多用于古漢語文獻,描述人物品德或地域民風,現代使用較少,但可借以表達對正直淳樸品質的贊許。
5.近義詞參考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薦呂凱表》和《北齊書》等史料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直
敦直是一個表示正直、坦率的詞語。它由"敦"和"直"兩個字組成。
"敦"字由忄和㐆兩個部首組合而成。"忄"是心的旁邊加了一橫,表示與心相關的意思;"㐆"表示中心。合在一起,表示心地善良、正直。它有4畫。
"直"字由⺗和目兩個部首組成。"⺗"表示豎在裡面的東西;"目"表示眼睛。合在一起,表示在心中看得明白、直率。它有8畫。
《敦直》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在古代,為了強調個人品德的重要性,人們常常使用《敦直》來形容一個人的為人處事的态度。
在繁體字中,《敦直》的寫法保持不變,繼續使用"敦"和"直"兩個字。
古時候,《敦直》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唐朝時期稱為"敦直",與現代相同。該詞的意義也沒有發生變化,一直用來描述人們的正直和坦率。
以下是一些關于《敦直》的例句:
1. 他的為人敦直,從不說謊話。
2. 她的敦直個性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3. 隻有敦直的人才能赢得信任。
與《敦直》相關的組詞有:"敦厚",表示人品正直、可靠;"正直",表示人的為人處世态度;"坦率",表示直率、真誠。
與《敦直》相反的詞是"狡詐",表示心機深沉、不直率。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