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騎竹 ”。
“騎青竹”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與“騎竹”相同,主要用于形容地方官員施行仁政、受百姓愛戴的情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源自《後漢書·郭伋傳》的典故:東漢官員郭伋巡視至西河美稷時,受到數百名騎竹馬的兒童迎接。當他離開後,孩子們又再次騎竹馬到城郊送别。這一故事被後人提煉為“騎竹”或“騎青竹”,象征官員與百姓之間的親善關系。
唐代詩人杜甫在《李司馬橋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中寫道:“已傳童子騎青竹,總拟橋東待使君”,此處以“騎青竹”表達對官員歸來的期待與敬重。劉禹錫、趙孟頫等文人也曾引用此典,多用于贊頌地方官吏的德政。
“騎青竹”通過曆史典故和詩詞引用,承載了傳統文化中對官員親民形象的贊美。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詞或典故細節,可參考《後漢書》或唐代相關詩作。
《騎青竹》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乘坐着青竹竿,形容行走或行動迅速輕巧。
《騎青竹》的拆分部首是馬、竹,總共有14個筆畫。
《騎青竹》最早見于宋代詩人陸遊的詩作《書憤青竹》:“青竹可騎無遠遊。”這句話通過比喻青竹是可以乘坐的,表示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騎青竹》的繁體字為《騎青竹》。
古時候《騎青竹》的漢字寫法沒有變化。
1. 他一騎青竹,飛快地穿過了村子。(形容他騎着青竹竿快速穿越村子)
2. 騎青竹般的速度,讓她欣喜不已。(形容她極速行走的快樂感覺)
1. 青竹徑:指長滿青竹的小徑。
2. 青竹林:指種植青竹的森林。
3. 青竹笛:用青竹制作的笛子。
4. 乘竹騎:指乘坐竹竿騎行。
5. 竹馬青宵:指在竹馬上度過青春時光。
1. 騎竹:與騎青竹意思相同。
1. 拖泥帶水:指行動遲緩、不利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