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言義正的意思、詞言義正的詳細解釋
詞言義正的解釋
詞: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詞語分解
- 詞言的解釋 文辭。 漢 班固 《答賓戲》:“皆竢命而神交,匪詞言之所信。” 唐 顔真卿 《尚書刑部侍郎贈尚書右仆射孫逖文公集序》:“其為詩也,必有逸韻佳對,冠絶當時,布在人口;其詞言也,則宰相 張九齡 欲掎摭
- 義正的解釋 .同“ 義政 ”。正,通“ 政 ”。《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士君子欲為義者,則不可不順天之意矣。曰順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為道也,義正;别之為道也,力正。”.猶正義、道義。 晉
網絡擴展解釋
“詞言義正”是一個成語,拼音為cí yán yì zhè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指言詞、語言;義:指道理;正:指正當、正大。
- 整體意為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強調說話或行文時既态度嚴肅,又道理充分。
2.出處與背景
- 出自宋代張孝祥的《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正,千載之下,見者興起。”。
- 原句中的“辭嚴義正”與“詞言義正”為同義表達,均指言辭莊重、道理正當。
3.用法與語境
-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形容論述、批評或聲明時邏輯嚴密且立場鮮明。
- 例句(參考):
他的發言詞言義正,讓在場的人無不信服。
4.近義詞辨析
- 義正辭嚴:與“詞言義正”含義相近,均強調道理正當、措辭嚴厲。
- 二者細微差異在于,“詞言義正”更突出語言本身的嚴謹性,而“義正辭嚴”側重内容與形式的統一。
5.擴展學習
- “正”的深層含義:在成語中不僅指“正确”,還包含“合乎法則、光明正大”的引申義(參考、7對“正”的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演變或更多例句,可查閱《漢語成語詞典》或權威語言學習網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言義正》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文字用詞正确、貼切,表達的意義明确無誤。它的拆分部首是"言"和"正",其中"言"是指語言,"正"是指正确。根據筆畫來看,"言"是三畫,"正"是五畫。這個成語的來源比較晚,目前沒有确切的記錄可查。在繁體字中,"詞"的寫法是"詞",而"言"和"正"的寫法沒有變化。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以下是示例句子:"他的演講詞言義正,讓聽衆一目了然。"組詞中可以使用"詞言",比如"詞言不達意";近義詞有"詞句準确";反義詞可以是"詞不達意"。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