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欺騙掩飾。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 敏樹 庸劣,誠無所能,不當厚自欺飾,以辱大君子特達之知。”
“欺飾”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欺騙掩飾”,指通過虛假手段掩蓋真實情況的行為。以下為詳細解析:
“欺飾”是兼具行為動機(欺騙)與手段(掩飾)的複合詞,適用于描述蓄意掩蓋真相的負面行為。
欺飾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欺”和“飾”。
1. “欺”字的部首是“讠”,表示與言語相關。它的拆分為“言”和“齊”,總計6畫。
2. “飾”字的部首是“饣”,表示與食物相關。它的拆分為“廣”和“食”,總計20畫。
“欺飾”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其中“欺”的意思是指用不誠實的手段騙取對方的信任或造成傷害,而“飾”的意思則是指打扮整齊或裝飾。因此,“欺飾”可以理解為用表面上的美好或虛假的外表掩蓋真實的情況。
“欺飾”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欺飾”。
在古時候,有些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包括“欺”的寫法。在《說文解字》中,欺的寫法為“欹”,古代人在寫欺的時候方向會有所傾斜。
1. 他用華麗的甜言蜜語來欺飾别人,卻暴露了自己虛僞的本質。
2. 這個政府通過國内媒體來欺飾國民,掩蓋了真實的情況。
3. 她選擇了華麗的婚禮儀式來欺飾她内心的不安和恐懼。
1. 自欺:自己欺騙自己的行為。
2. 迷惑欺騙:使用各種手段迷惑并欺騙他人。
3. 欺世:欺騙整個世界,掩蓋真實。
1. 欺詐:以謊言、欺騙等手段獲取所需的目的。
2. 虛僞:表面上看起來與事實相背離的行為或态度。
3. 僞裝:以某種方式隱藏或掩蓋真實的身份或意圖。
1. 真實:與事實一緻,無虛假成分。
2. 誠實:忠實于事實、真實,沒有欺騙性的。
3. 坦誠:坦率真實,沒有隱瞞或欺騙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