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問近思的意思、切問近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問近思的解釋

切:懇切;近思:想當前的問題。懇切地問詢,多考慮當前的問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切問近思”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成語,指治學修身的重要方法。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詞語釋義

“切問近思”由“切問”與“近思”兩部分構成:

  1. 切問

    “切”意為懇切、切實,“問”指詢問、探究。合指以懇切的态度提出疑問,深入探究學問的本質。強調求學需有主動質疑的精神,避免淺嘗辄止(《漢語大詞典》)。

  2. 近思

    “近”指眼前的事物或自身實際,“思”即思考。意為從自身所處的現實問題出發進行思考,将所學聯繫實際(《辭海》)。

二、核心内涵

該成語主張治學應具備兩種态度:

三、出處與演變

  1. 原始出處

    語出《論語·子張》,是孔子弟子子夏提出的治學方法,與“博學”“笃志”并列,體現儒家“知行合一”的教育觀(楊伯峻《論語譯注》)。

  2. 後世發展

    宋代程頤進一步闡釋:“學不博則不能守約,志不笃則不能力行,故學博而後能守約,志笃而後能力行,切問近思而後能成其學”(《二程遺書》),将其納入理學修身體系。

四、現代意義

在當代語境中,“切問近思”被引申為: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6年.
  3.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2011年.
  4. 程頤《二程遺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 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範》,2011年.

網絡擴展解釋

“切問近思”是一個出自《論語·子張》的成語,子夏曰:“博學而笃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詞解析

2. 整體含義 該成語倡導一種務實的學習方法:以真誠态度請教問題,并聚焦于解決當下的現實困惑。它強調學習需理論聯繫實際,通過具體實踐和思考來深化認知(、)。

3. 與儒家思想的關聯 子夏将“切問近思”與“博學笃志”并列,認為這是實現“仁德”的重要途徑。其核心在于通過腳踏實地的學習和反思,逐步提升道德修養(、)。

4. 現代啟示 這一理念至今仍有指導意義,提醒人們在信息爆炸時代避免盲目求廣,而應注重針對性學習和實踐應用(、)。

讀音:qiè wèn jìn sī(注:部分網頁标注為“qiē”,但《論語》傳統注音以“qiè”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哀鴻邊才蹩曳蔔筊餐柴赤節寵望帶羅耽習單用鬥桶抖戰防拓風環雨鬓風警逢掖墳陵高空乖誕龜疇規脫觚壇黑古隆冬搰搰魂守驕騃焦沙爛石勁道金石可開積勢雎鸠空誕朗詣老寋裡戚婁郝目不給賞目睫之論女權陪承披膊平心而論撲剌剌旗開馬到荛豎忍鸷慴悚噬臍莫及停藏外耳踠跌碗裡拿蒸餅隗炤版無萬千瞎掰鄉民象物閑廄小戶人家隙大牆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