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親睦的意思、親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親睦的解釋

[close,loving and harmonious] 親厚和睦

詳細解釋

(1).親愛和睦;親近和諧。《孟子·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 漢 揚雄 《太玄·親》:“陽方仁愛,全真敦篤,物鹹親睦。” 清 劉大櫆 《中書舍人程君墓志銘》:“其人有族戚交鄰,貧富薄厚,信實姦欺之不齊,君一與之親睦,莫有違言者。” 郭沫若 《文藝論集·<少年維特之煩惱>序引》:“原始人的生活,最單純,最樸質,最與自然親睦。”

(2).指親戚。《文選·王粲<從軍詩>》:“今我神武師,暫住必速平,棄餘親睦恩,輸力竭忠貞。” 張銑 注:“親睦,親戚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親睦(qīn mù)指人與人之間親近和睦的情感或關系,強調彼此融洽、友愛相處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親屬、朋友或群體間情感深厚、相處和諧的狀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親近和睦”,如“鄰裡親睦”“民族親睦” 。此詞多用于描述家庭、社群或國家間友好融洽的關系。

  2. 古代漢語用法

    古漢語中“親睦”常與倫理道德關聯。例如《後漢書·文苑傳》載“九族親睦”,強調宗族内部的和諧 ;《朱子語類》亦提及“君臣親睦”為治國之本,體現儒家思想中對社會關系的理想化構建 。

  3. 近義詞辨析

    • 親密:側重情感深厚,關系緊密(如“親密無間”)。
    • 和睦:強調無沖突、平和共處(如“家庭和睦”)。
    • 親善:多用于外交或公衆關系(如“親善大使”) 。

      “親睦”兼具情感親近與關系和諧的雙重内涵。

  4. 文化與社會意義

    傳統禮制中,“親睦”是維系宗法社會的核心價值。《禮記·禮運》以“講信修睦”為大同社會的基石,後世引申為“親睦”的道德實踐 。現代語境下,該詞仍用于倡導社區協作與國際友好交往。

  5. 古籍例證

    • 《詩經·小雅·常棣》:“兄弟既具,和樂且孺。”鄭玄箋釋為“兄弟親睦” 。
    • 《三國志·吳志·陸瑁傳》:“敦睦親族,與物無競。”其中“敦睦”與“親睦”義近 。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2. 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
  3.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中華書局,1986.
  4. 戴聖.《禮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5. 毛亨傳、鄭玄箋.《毛詩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6. 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1959.

網絡擴展解釋

“親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1. 親厚和睦
    指人與人之間關系親近、和諧友愛。例如《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現代用法如“客家人敬親睦宗”“聯合會旨在敦親睦誼”等。

  2. 指親戚
    在古漢語中也可代指親屬關系。例如《文選·王粲〈從軍詩〉》中“棄餘親睦恩”中的“親睦”即指親戚。


古代文獻出處


現代用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親睦”既描述人際關系中的親密和諧(如《孟子》中的理想社會),也可指代親屬關系(如王粲詩句)。其核心是強調“互助”“友愛”,適用于傳統文化、社會關系及現代協作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愛才好士愛親做親邦誣背義忘恩變獄臕滿弊虧懲懼成緒愁沮遄飛蠢爾楚騷戴仁丹訣凋殒貳味燔魚剸蛇匪朝伊夕風穴該辯更曆黃賬鹄鹄混唚奸心襟期筋頭跼步谲詭客枕苦盡甘來禮闱免稅鳴角拇陣衲客牛渚犀盤鈴鵬張普度羣生鋪馬劄子牽黃犬悄戚啟機罄卷瓊尺柔融潤氣聖事神域時朝適度適俗摅發私養邃闼投袂而起無容置疑枵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