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龜顧的意思、龜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龜顧的解釋

相傳 晉 馀不亭侯 孔愉 少時嘗得一龜,放于 馀不溪 中,“龜於路左顧者數過。”及後鑄侯印,“而龜左顧,更鑄猶如此。印師以聞, 愉 悟,取而佩焉。累遷尚書左僕射。”事見《世說新語·方正》“ 孔車騎 與中丞共行” 劉孝标 注引《孔愉别傳》、《晉書·孔愉傳》。後遂用為封官鑄印之典。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龜顧垂金鈕,鸞飛曳錦袍。” 唐 陸龜蒙 《戲題襲美書印囊》詩:“鵲銜龜顧妙無餘,不愛封侯愛 石渠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龜顧”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封官鑄印的祥瑞象征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龜顧”字面指龜的回頭動作,實際指代晉代孔愉放龜後鑄印的典故。據《世說新語》和《晉書》記載,孔愉年少時曾放生一龜,後來鑄侯印時發現龜形印鈕多次“左顧”(向左看),最終他領悟此為吉兆,佩戴此印後官至尚書左仆射。因此,“龜顧”被引申為封官授印的祥瑞象征。

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常以此典入詩,例如:

  1. 李德裕《述夢詩四十韻》中“龜顧垂金鈕”,暗喻官印的尊貴;
  2. 陸龜蒙《戲題襲美書印囊》中“鵲銜龜顧妙無餘”,将典故與淡泊仕途的情懷結合。

文化寓意

該詞承載兩層内涵:

  1. 祥瑞象征:龜的靈性行為被視為天意對仕途的認可;
  2. 曆史印記:成為古代職官制度中鑄印禮儀的文化符號。

(注:如需了解更完整的文獻記載,可參考《世說新語》注引《孔愉别傳》及《晉書·孔愉傳》。)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龜顧的意思

龜顧(guī g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龜縮頭,指一個人膽小怕事,不敢正視問題,不敢擔當責任。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龜顧的部首分别是龍字頭和目字旁,總共有12畫。

來源

龜顧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小宛》中的一句詩:“子之龜兮,恐高且慫”。後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繁體

繁體字為龜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龜顧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情況取決于時代和書寫者的個人風格。

例句

1. 他總是龜顧龜縮,不敢坦然面對困難。

2. 當領導遇到問題時,不能龜顧躲避,應該勇于解決。

組詞

龜縮、龜投、龜首龍身、龜茲。

近義詞

慫、膽小、畏縮、退縮。

反義詞

勇敢、大膽、果敢、直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