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判行的意思、判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判行的解釋

批準施行。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畫題判行》:“今外省官行事曰判行。”《解放日報》1942.7.9:“各科上呈報告請示工作,或對區鄉指示工作,均須經過縣長判行,并由縣長署名,各科無對外行文之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判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批準施行,主要用于行政或官方文書的審批流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與用法

3.字義分解

4.與其他解釋的差異

5.應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隨園隨筆》或近代行政文獻中的具體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判行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包括判和行。判的拆分部首是刀,行的拆分部首是行。

判的筆畫數是5畫,行的筆畫數是6畫。

判行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意為判斷和決定。在古代,官府會判行一些法律和規定,來決定某事情的結果。

判行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判的古字形為“辡”,行的古字形為“行”。這些形狀已經不再使用,現代漢字采用了簡化字的形式。

以下是判行的例句:

1. 他們在開庭之後立即判行了刑罰。

2. 法官需要仔細判行,來決定被告的刑罰。

判行可以和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例如:

1. 判決:意為法庭做出判決。

2. 判定:意為根據事實和證據作出判斷。

3. 判罰:意為官方決定的刑罰。

判行的近義詞包括:決定、裁決、宣判等。

判行的反義詞包括:遲疑、猶豫、拖延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