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窮究事物之神妙。 晉 向秀 《難<養生論>》:“鳥獸以之飛走,生民以之視息, 周 孔 以之窮神, 顔 冉 以之樹德。”參見“ 窮神知化 ”。
(2).用盡精神。《周書·皇後傳·武帝阿史那皇後》:“伏惟窮神盡智,含弘載物,道洽萬邦,儀型四海。” 唐 柳宗元 《愈膏肓疾賦》:“ 秦緩 乃窮神極思,曰:‘夫上醫療未萌之兆,中醫攻有兆之者。’”
(3).即窮鬼。 清 黃景仁 《春夏兩相期·晦日風雨》詞:“送窮難送窮相,願年年伴着窮神無恙。”《白雪遺音·馬頭調·臨潼山》:“ 李老爺 説這是窮神來救難。”參見“ 窮鬼 ”。
“窮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極度貧困的狀态或人,由“窮”(經濟匮乏)和“神”(誇張或諷刺的修辭)組合而成,形容貧窮到極點。
窮究事物之神妙
源自古代哲學,指深入探究事物的精微奧妙。例如晉代向秀《難<養生論>》提到:“周孔以之窮神”,意為周公、孔子通過此方法探究萬物規律。
用盡精神
表示竭盡心力,如唐代柳宗元《愈膏肓疾賦》中“秦緩乃窮神極思”,描述醫者專注思考的狀态。
指“窮鬼”(民間信仰)
在民俗中,“窮神”被視為帶來貧窮的神靈。清代黃景仁詞作提到“願年年伴着窮神無恙”,反映送窮習俗中的調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窮神是指貧窮之神,也可以指貧困的人。
窮(部首:穴,拼音:qióng,筆畫:9)神(部首:示,拼音:shén,筆畫:4)。
窮神一詞最早出現于《封神演義》一書中,用來形容封神榜上排名貧窮的神靈。後來逐漸被用來指代貧窮的人。
窮神的繁體字為窮神。
古時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與現代相同。
1. 他一生勤勞,但始終是個窮神。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勤勞能讓一個人遠離窮神。
窮苦、貧窮、貧困、窮困。
窮鬼、窮光蛋、窮人、貧民。
富豪、富人、富裕、財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