闆笏的意思、闆笏的詳細解釋
闆笏的解釋
即笏,手闆。《初刻拍案驚奇》卷七:“ 玄宗 問道:‘尊師有道術,可使朕到月宮一遊否?’ 法善 道:‘這有何難?就請禦駕啟行。’説罷,将手中闆笏一擲,現出一條雪鍊也似的銀橋來,那頭直接着月内。”
詞語分解
- 闆的解釋 闆 (⑥闆) ǎ 成片的較硬的物體:案闆。闆子。木闆。闆上釘釘。 诏書:诏闆。 演奏民族音樂或戲曲時打節拍的樂器,又指歌唱的節奏:檀闆。鼓闆。一字一闆。荒腔走闆。 不靈活,少變化:死闆。呆闆。 硬得像
- 笏的解釋 笏 ù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闆,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記事:朝(俹 )笏。“京兆尹鄭叔則,怫然曳笏卻立”。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闆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闆笏(拼音:bǎn hù)即古代官員使用的"笏",又稱"手闆",是臣子面見君王時手持的狹長闆狀物,用于記錄或提示朝奏内容。材質多為玉、象牙或竹木,不同材質體現官員等級差異。
文化引申
在成語或文學中,闆笏可象征官職或禮儀規範。例如《初刻拍案驚奇》描寫道士葉法善将闆笏化作銀橋,連接月宮,突顯其法器功能。部分資料(如)提到其引申為"掌管教育的人或機構",但此說法較少見于其他文獻,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比喻用法。
使用場景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儀态或道教法術。
- 現代研究:常見于古典文學、禮儀制度相關論述。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初刻拍案驚奇》原文(卷七)了解詳細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闆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闆笏》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指的是一種用來擊鳴或敲擊的樂器,類似于現代的木魚。在古代,人們常常在佛寺或廟宇中使用闆笏來打擊,産生清脆悅耳的聲音,以達到冥想或崇拜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闆笏》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即“木”和“⼝”。其中,“木”表示這個詞與木頭或木制有關,而“⼜”則為筆畫。“⼜”在《闆笏》中出現了三次。
來源和曆史背景:
《闆笏》作為一個古代漢字,來自于中國古代文化傳統。它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一些樂器的名稱和用途。在古代,闆笏是一種常見的宗教儀器,在佛教寺廟和道教宮觀中經常使用。
繁體字和古代漢字寫法:
《闆笏》在繁體中保持相同的寫法,沒有發生變化。而在古代漢字中,它的寫法稍有不同,以象形字的方式表現。它的寫法相對簡單明了,通過幾個簡單的筆畫就能表達出樂器的基本形狀。
例句:
1. 他們在廟堂中敲擊着《闆笏》,給人們帶來甯靜和祥和的氛圍。
2. 這位藝術家用《闆笏》的聲音創作了一個獨特的音樂作品。
組詞:
可以通過《闆笏》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闆子、敲擊、音樂。
近義詞:
和《闆笏》相關的近義詞有:木魚、敲木、敲擊樂器。
反義詞:
《闆笏》這個詞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一個獨特的古代樂器,沒有與之相對的概念。
希望這些簡短而友好的回答能幫到您!有其他問題,我還能幫上什麼忙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