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the waist;round the middle] 正對着腰部;從半中腰
大壩把河水攔腰截斷
(1).對着腰,當腰。《水浒傳》第三二回:“攔腰抱住,把臂拖回。” ********* 《把一切獻給黨·勞動的開端》:“身上穿一件破棉襖,攔腰拴一根草繩。”
(2).從半中央。 茅盾 《驚蟄》:“倒挂在柳枝上的蝙蝠大發議論正到了淋漓盡緻的當兒,猛然被豪豬先生那一聲‘呸’,攔腰打斷了。” 楊朔 《三千裡江山》第十五段:“凡是自己清楚的事,認為旁人也清楚,有時攔腰說上一句,叫人摸不着頭腦。”
“攔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指從物體的中間位置橫向截斷或攔截,通常用于描述物理上的切斷或動作上的中途阻止。例如:“大壩把河水攔腰截斷”,強調在河流的中段進行截流。
字面意義
引申意義
部分資料提到“攔腰”可作為成語,表示“阻止對方行動或言論”,但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查字典等來源。
攔腰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阻止、制止等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看: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武術。攔腰原是形容武術中使用的一種技巧,即以手阻止敵人的腰部活動,從而迫使對方停止行動。
在繁體字中,攔腰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攔腰的寫法有一些變化。在《說文解字》中的古文中,攔腰的拼寫為“攬腰”。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寫法逐漸演變成現代的拼寫方式。
以下是使用攔腰這個成語的例句:
他奮力攔腰一擊,将對方制止在原地。
警察攔腰攔住了闖紅燈的司機。
攔腰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語:
攔腰的近義詞包括:阻擋、阻止、制止。
攔腰的反義詞包括:放行、順暢、通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