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licate fragrance] 清淡的香味
則有荷葉之清香。——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1).清淡的香味。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怨清香之難留,矜盛容之易闌。” 唐 韓偓 《野塘》詩:“捲荷忽被微風觸,瀉下清香露一杯。” 清 沉複 《浮生六記·閑情記趣》:“庭中木犀一株,清香撩人。” 老舍 《蛤藻集·且說屋裡》:“這朵水仙花供給全家一些清香。”
(2).一種民間宗教的名稱。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卷十一:“教之名稱不一,曰清香,曰圓頓,曰太陽,曰天主,曰白蓮,皆山内所有。清香、圓頓、太陽,不過齋公、居士藉此引誘善男信女持齋念佛,作會設醮,歛取香錢為糊口之資而已。”
“清香”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qīng xiāng,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内容解釋:
指清淡、純淨的香味,常形容自然植物(如荷葉、花草、茶葉等)散發的淡雅芳香。例如:
部分語境中可比喻人的品性或言行舉止的純淨美好。例如:
少數文獻提到“清香”曾作為民間宗教名稱,但此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更多例句或完整來源,可參考《閑情偶寄》《紅樓夢》等文獻。
清香(qīng xiāng)是一個形容詞,形容物體散發出的幽雅、清新的香氣。它通常用來描繪花朵、草木等自然界的香氣。
清香的拆分部首是“灬(huǒ)”和“香(xiāng)”,共有12個筆畫。
清香這個詞的來源較為古老,最早可追溯至《周易·系辭下》:“清香乎芬芳,潔白乎顯。”現今在繁體中保持同樣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清香的寫法為“淸香”。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法發生了一些變化,變為現代簡化的“清香”。
1. 這朵花散發出清香的氣息,令人陶醉。
2. 遊走在茶園中,能聞到陣陣清香。
清香可以形容其他對象,因此可以與不同的詞語搭配組成新詞,如:清香撲鼻、清香四溢、清香宜人等。
清香的近義詞包括:芳香、醇香、馨香、芬芳。
清香的反義詞是:臭、異味、惡臭、氣味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