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诘訴的意思、诘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诘訴的解釋

究問和訴說。 清 譚嗣同 《仁學》一:“忠孝既為臣子之專名,則終必不能以此反之。雖或他有所摭,意欲詰訴,而終不敵忠孝之名為名教之所出,反更益其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诘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基本釋義

2.語境與用法

3.與其他詞彙的差異

4.争議與補充說明

5.示例引用

譚嗣同《仁學》中的例句可幫助理解其應用場景:

“雖或他有所摭,意欲诘訴,而終不敵忠孝之名為名教之所出,反更益其罪。”
(試圖通過诘訴反抗名教,卻因傳統觀念的壓制而失敗。)


該詞多用于批判性語境,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其質問與控訴的雙重含義。若需進一步探讨譚嗣同的哲學思想,可參考《仁學》原文或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诘訴》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诘訴》是指通過言辭或文字對某人或某事進行批評或指責,表達不滿或不同意見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诘訴》的拆分部首包括“讠”和“言”,其中“讠”為左部,“言”為右部。它共有10畫。

來源

《诘訴》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組合而成的。《诘》的意思是質問、質疑,是對他人觀點的追問和追究。《訴》的意思是訴說、申述,特指向有關部門、機構或法庭投訴和申請。将這兩個詞組合起來,就形成了《诘訴》這個詞。

繁體

《诘訴》的繁體字為「詰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诘訴》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比如在金文中,《诘訴》的寫法為「詰訴」;在篆書中,《诘訴》的寫法為「诘訴」。這些寫法都是在不同曆史時期和書寫形式下産生的變體。

例句

1. 他對公司的管理方式進行了诘訴,認為需要改革。

2. 學生們通過诘訴表達對老師不公平對待的不滿。

組詞

1. 诘問:質問、追問、追究他人的言行。

2. 申訴:向有關部門、機構或法庭投訴和申請。

3. 诘責:通過言辭或文字對某人進行批評或指責。

近義詞

1. 抨擊:猛烈地攻擊批評。

2. 批駁:對他人的觀點或行為進行駁斥和批評。

反義詞

1. 贊揚:對某人或某事物表示稱贊和肯定。

2. 贊同:表示同意某人或某事物的意見或觀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