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屠的意思、斷屠的詳細解釋
斷屠的解釋
(1).禁止屠宰。《隋書·高祖紀下》:“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宜令海内為 武元皇帝 、 元明皇後 斷屠。” 洪深 《青龍潭》第一幕:“從前做知縣老爺的,要了要替百姓求雨,一面出告示斷屠。”
(2).停止執行死刑。參見“ 斷屠日 ”、“ 斷屠月 ”。
詞語分解
- 斷的解釋 斷 (斷) à 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斷裂。斷層。斷面。截斷。斷腸。斷魂。斷線風筝。 不繼續,禁絕:斷糧。斷水。斷炊。斷奶。斷檔。斷流。斷種(弉 )。斷交。斷片。斷續。斷子絕孫。 判定,決定:判斷。診
- 屠的解釋 屠 ú 宰殺牲畜,引申為大量殘殺:屠宰。屠刀。屠戶。屠夫。 * 。屠戮。屠城。屠龍之技(喻高超而不實用的技藝)。 〔屠蘇〕.古書上說的一種草;.草庵;.古代一種酒名。 姓。 筆畫數:; 部首:屍; 筆
網絡擴展解釋
“斷屠”一詞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以下兩個主要含義:
一、禁止屠宰
-
核心釋義
指古代官方或宗教場合下發布的禁止屠宰牲畜的法令,常見于順應節氣或宗教戒律的場合。例如《北齊書》記載武成帝诏令“斷屠殺,以順春令”,即春季禁止殺生以符合自然規律。
-
使用場景
- 帝王诏令:如隋文帝生日時要求全國“斷屠”以示對父母的追思。
- 祈雨儀式:地方官員為求雨會發布斷屠令,如洪深《青龍潭》中的描述。
二、停止執行死刑
-
法律術語
古代法律(如唐律)規定特定時期暫停死刑執行,稱為“斷屠日”“斷屠月”。例如正月、五月、九月為“斷屠月”,期間不處決犯人。
-
文化背景
這一規定與佛教齋戒傳統相關,認為特定月份殺生會加重罪孽,因此暫停涉及生命的司法活動。
補充說明
-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斷屠”解釋為“徹底屠殺”,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依據,可能是詞義演變或誤讀。
- 該詞屬于曆史用語,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文獻研究或古風創作中。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優先以古籍記載的兩種解釋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屠》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斷屠》是指斷絕和屠殺的意思。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極其殘忍和暴力的行為,尤其是大規模的殺戮和屠宰。它常常用來形容戰争、暴力事件或者嚴重違反人道主義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斷屠》的拆分部首是“立”和“屮”,分别代表着立立起來和草木。它的總筆畫數是14,其中“立”的筆畫數是5,“屮”的筆畫數是9。
來源:
《斷屠》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和曆史事件。它最早出現在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一句話:“少而不學,老而無識,是謂『斷屠』。”這句話意味着一個人在年少時沒有好好學習,到老了依然無知,這樣的人被比喻為斷絕和屠殺。
繁體:
《斷屠》的繁體字為「斷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斷屠》。
例句:
1. 這場戰争導緻了數十萬人的斷屠。
2. 這個暴力事件讓人驚恐地目睹了斷屠的殘忍。
組詞:
斷絕、屠殺、屠宰、戰亂、血腥、殘忍
近義詞:
屠戮、殘殺、屠夫
反義詞:
和諧、和平、寬容、仁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