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泊的意思、澹泊的詳細解釋
澹泊的解釋
[not seek fame and wealth] 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
詳細解釋
(1).恬淡寡欲。《漢書·叙傳上》:“若夫 嚴子 者,絶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 晉 陶潛 《閑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蕩以思慮,而終歸閑正。” 宋 蘇轼 《趙德麟字說》:“今君學道觀妙,澹泊自守,以富貴為浮雲。” 謝無量 《西湖旅興寄懷伯兄五十韻》:“蕩心歸澹泊,屏足謝拘孿。”
(2).清淡;不濃烈。 唐 韋應物 《閑居贈友》詩:“園廬既蕪沒,煙景空澹泊。” 宋 司馬光 《李花》詩:“嘉李繁相倚,園林澹泊春。”
(3).樸實。 唐 羅隱 《寄崔慶孫》詩:“交情澹泊應長在,俗态流離且勉旃。” 明 方孝孺 《甯野軒銘》:“《大雅》之音,澹泊無華。”
(4).清貧。 明 王冕 《江南婦》詩:“ 江 南婦,何辛苦!田家澹泊時将雨,敝衣零落面如土。”
(5).動蕩起伏貌。 宋 蘇轼 《答張文潛書》:“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 明 徐複祚 《投梭記·出守》:“ 長江 澹泊孤雲沒, 伯符 霸業空悲咽。”
詞語分解
- 澹的解釋 澹 à 恬靜、安然的樣子:澹泊。澹漠。澹薄。恬澹。 水波纡緩的樣子:澹淡。澹澹。 澹 á ㄊㄢˊ 〔澹台〕複姓。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泊的解釋 泊 ó 停船靠岸:泊船。泊位(航運上指港區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泊。 停留:飄泊。 〔落( 安靜:淡泊(亦作“澹泊”)。?)泊〕見“落”。 泊 ō 湖:湖泊。水泊。血泊(一大灘血)。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澹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àn bó,其核心含義是恬靜寡欲、不追求功名利祿,常用來形容淡泊名利的心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核心解釋
指心境清靜寡欲,不追逐世俗名利,強調内在的平和與超脫。
例如:晉代陶淵明在《閑情賦》中提到“檢逸辭而宗澹泊”,即推崇淡泊的處世态度。
-
詞義擴展
部分文獻(如、10)還補充了其他含義:
- 樸實無華:如“《大雅》之音,澹泊無華”。
- 清貧:如明代王冕詩中“田家澹泊時将雨”形容生活清貧。
- 自然清淡:可形容景緻或事物不濃烈,如“園林澹泊春”。
二、出處與用法
-
經典出處
- 《漢書·叙傳上》:“清虛澹泊,歸之自然。”
- 《三國志·魏書·管甯傳》:“玄虛澹泊,與道逍遙。”
- 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此處“淡泊”與“澹泊”通)
-
近義詞
“淡泊”是“澹泊”的常見異形詞,兩者含義相通,現代更常用“淡泊”(如、3)。
三、文化内涵
這一詞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精神超脫 的推崇,尤其在道家思想中,強調順應自然、摒棄物欲。宋代蘇轼曾以“澹泊自守,以富貴為浮雲”表達對名利的疏離。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古典文獻如《漢書》《陶淵明集》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澹泊(dàn bó)是一個很美妙的詞,它意味着淡泊、超然世俗。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水,右邊的部首是白。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澹泊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文人雅士的意境追求,他們追求避世清貧的生活态度。
在繁體字中,澹泊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在一些細節上有所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澹泊的寫法有所變化。它的水部在左邊,白部在右邊,同時還有一點叫做“寸部”的部首在最上方。
這個詞可以用在一些句子中,例如:“他過着澹泊的生活,遠離紛擾。” 這樣的句子表達了這個詞的意思,即追求一種簡單、甯靜的生活。
澹泊這個詞還可以與其他詞組合來形成新的詞語。例如,“澹泊清雅”表示一種高尚的氣質,或者“澹泊歲月”表示過着甯靜淡泊的時光。
澹泊的近義詞可以是超然、恬淡、超脫等,它們都表達了超越世俗的狀态。
與澹泊相反的詞可以是紛繁、浮躁、追求名利等,它們表達了與澹泊相對立的意思。
總之,澹泊是一種崇尚淡泊、超脫世俗的美好品質,它代表了追求内心平靜與清雅的生活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