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處刑前逐級征訊意見以求民情。 漢 荀悅 《申鑒·政體》:“故先王之刑也,官師以成之,棘槐以斷之,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黃省曾 注:“《周禮》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刺曰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以此三法者求民情。”
“情訊”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具體分析:
一、古代司法術語(主要來源) 根據漢代荀悅《申鑒·政體》記載,該詞指古代處刑前的民意征詢制度。具體指司法機構通過逐級征詢群臣、群吏、萬民的意見,以體現對民情的重視。此制度與《周禮》記載的"三刺之法"一脈相承,強調通過三級征詢程式确保刑罰公正,體現"矜哀以恤"的司法理念。
二、現代引申含義(次要來源) 個别現代辭書将其解釋為"情感消息",認為由"情"(情感)與"訊"(信息)組合而成,可指代情感交流或情報信息。但該釋義缺乏古籍支撐,可能為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理解。
建議在學術場景優先采用古代司法術語釋義,若用于現代文學創作需注意語境適配性。如需深入考證,可查閱《申鑒·政體》原文及《周禮》相關記載。
情訊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傳遞情感的信息或訊息。情指人們的感情或心情,而訊則表示信息或消息。因此,情訊可以理解為傳遞情感的信息。
情訊的第一個字“情”是由“心”和“青”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4畫;第二個字“訊”是由“言”和“雷”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情訊是現代漢語詞彙,來源于傳統漢字。在繁體字中,“情”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而 “訊” 字在繁體中寫作 “訊”。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情”字的形态與現代相似,但結構稍有差别;“訊”字則有一些變化,是由“言”字和一個 “雷”字旁組合而成。古時候,“訊”指的是使用旗語或旗幟傳遞的信息,後來演變為現代的“訊息”或“消息”。
1. 他通過微信向我發送了一條情訊。
2. 電視新聞每天都在傳遞各種情訊。
組詞:信息、訊息、傳遞、溝通、感受、心情、感情。
近義詞:情報、資訊、新聞、消息。
反義詞:無情、無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