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yle and manner of conversation] 談吐的言辭;談吐
莫小視他年紀輕輕,但青年才俊,吐屬也極高雅
作文;談吐。《三國志·魏志·阮瑀傳》“軍國書檄,多 琳 、 瑀 所作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又其辭雲:‘他人焉能亂’,了不成語。 瑀 之吐屬,必不如此。”《南史·張暢傳》:“ 暢 隨宜應答,吐屬如流,音韻詳雅,風儀華潤。”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挽對》:“制軍 孫平叔 一聯雲:‘解脫拈花剛佛日,證明因果在仙霞。’ 韓公 見而嘆曰:‘畢竟名士吐屬,自與人不同也。’”《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那太傅正在請不着先生,又見他雖是寒素,吐屬不凡,心下早有幾分願意。” 洪深 《五奎橋》:“﹝ 周鄉紳 ﹞颀長身材,瘦狹臉龐,一雙清秀中含着銳利的眼睛;而且吐屬文雅,氣度大方。”
“吐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談吐或寫作所展現的言辭風格,具體解釋如下:
古代用法
最早見于《三國志》注引,南朝裴松之評價阮瑀的寫作風格:“瑀之吐屬,必不如此”,意為阮瑀的文章言辭不會如此粗陋。此處“吐屬”指文章的表達方式。
現代用法
構詞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吐”的單字釋義(如“吐納”“吞吐”),可參考漢字源流解析。
吐屬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種意思。拆分部首是口和者,總共有8筆。此字來源于《康熙字典》中的《禦製字書》。此外,吐屬也有對應的繁體字“吐屬”。
根據古時候漢字寫法,吐屬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不過,相比現代漢字寫法,不同版本的古代寫法并不常見。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鹹池堂寫法,将字體的結構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例句,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吐屬的意思:
以下是吐屬的一些相關詞語:
通過以上描述,我們來了解了吐屬這個詞的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