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请事的意思、请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请事的解释

(1).讯问事情发生的原因。《国语·吴语》:“ 晋 军大骇不出, 周 军飭垒,乃令 董褐 请事。” 韦昭 注:“请,问也。”

(2).犹请示,述职。《史记·秦始皇本纪》:“夏, 章邯 等战数却, 二世 使人让 邯 , 邯 恐,使长史 欣 请事。”《新唐书·关播传》:“ 德宗 初, 湖南 峒贼 王国良 惊剽州县,不可制,詔 播 宣辑,因得请事,对殿中。”

(3).从事。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论语》:“盖克己復礼,出门如见大宾,惟 颜渊 、 仲弓 乃能请事。”

(4).谓以私事请托。 唐 韩愈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河南 尹 郑餘庆 荐之朝,拜 南郑 令,尹家奴以书抵县请事,公走府,出其书投之尹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请事"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动词结构,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个主要释义:

一、请示相关事务 指下级对上级、臣属对君主进行事务性请示的行为。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公若之姊为小邾夫人,生宋元夫人,生子以妻季平子。昭子如宋聘,且逆之。公若从,使昭子言于宋公,令无受季氏之请事。"该用法常见于史书与奏章文书,体现古代行政体系中的层级管理制度。

二、请求任职 表示主动请求承担某项职务或任务。《宋史·职官志》记载:"元丰官制行,诏三省、枢密院、秘书省、诸司寺监乞请事,并令尚书省取旨。"《资治通鉴·唐纪》中亦有"太子请事于东宫"的用例,特指皇子请求参与朝政实务。

该词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被列为文言常用语,现代汉语中仅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和仿古语境中使用。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请事"的宾语多为具体政务,与"请命""请战"等带有决断性质的动词存在语义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

“请事”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传统释义(古代用法)

  1. 讯问事情原因
    指询问事件发生的缘由。例如《国语·吴语》记载:“晋军大骇不出,周军饬垒,乃令董褐请事。”此处“请事”即指询问军事动向的原因。

  2. 请示、述职
    表示向上级汇报或请求指示。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章邯派人“请事”,即向秦二世述职。

  3. 从事、执行事务
    清代陈澧在《东塾读书记·论语》中提及“克己复礼……惟颜渊、仲弓乃能请事”,此处意为承担或践行责任。

  4. 以私事请托
    指因个人事务请求他人帮助。唐代韩愈的墓志铭中记载官员拒绝私事请托:“尹家奴以书抵县请事,公走府,出其书投之尹前。”

二、现代延伸义(成语用法)

部分词典将“请事”解释为成语,强调主动承担责任或任务,如“主动请缨”。例如查字典定义为:“指个人不畏艰难,自愿担当挑战”。

三、使用差异

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案例或具体出处,可参考《国语》《史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暴察宝绘比俦不足为怪才实称意花淳慤处所瑳瑳道慧大上造窎远独妇山恩政方驾膰俎烽烟阜货俯亮稿干高棉浩赜黄茄焕烁校注九形季夏卷棚顶绝续扣心楞迦凉浆李郭同舟龙据埋儿蒙睃木呆念青唐古拉山脉傩舞慓敢僻处贫短潜然旗花鹊垆沈卢饰辞事机石矩瞬间艇子僮蒙外隶完镜委仗无舛闲冰期先锋纤介之祸显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