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感寓的意思、感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感寓的解釋

寄托感慨。 明 李東陽 《送伍廣州詩序》:“若 長安 之日, 太行 之雲, 魏子牟 宮闕之心, 範文正 廟堂之憂,隨所感寓,皆足以寄君親之念。”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古詩‘胡馬依北風, 越 鳥巢南枝’。此感寓自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感寓”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ǎn yù()。其核心含義是通過具體事物或情景寄托内心的感慨與情感,常見于文學創作和情感表達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含義


文學應用

  1. 詩詞創作
    唐代詩人杜荀鶴在《感寓》中寫道:“大海波濤淺,小人方寸深。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通過對比“大海”與“人心”,表達對人性的深刻感慨()。
    陳泰的《感寓》則以“憂患未央”“生死悲樂”等主題,探讨人生哲理()。

  2. 象征手法
    如用“寶相花”象征吉祥平安,将情感寄托于具體意象()。


使用場景


“感寓”強調情感與哲理的含蓄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古籍或文學解析(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感寓

感寓是一個由四個字組成的詞語,含義是感受并寄托于心中。下面将對該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感寓的首字部首為"心",指代心思或情感;第二個字部首為"寸",代表長度單位;第三個字部首為"⺮",指代竹子;第四個字部首為"宀",表示室内或封閉的地方。感寓的總筆畫數為15畫。

來源

感寓一詞來源于《詩經·衛風·氓》中的一句話:"聞言踟蹰,感寓茲辰。" 意思是聽到了話語後停留不去,感受寄托在此時。從此以後,感寓逐漸演化成一個指代人們情感寄托和感受的詞彙。

繁體

感寓的繁體字為「感寓」,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感寓的字寫作「感寓」,與現代字寫法相同。

例句

1. 他的詩歌裡充滿了對故鄉的感寓之情。

2. 這個藝術品讓人有一種深深的感寓,讓人不禁陷入思考。

組詞

感觸、感同身受、感慨、感動、感知

近義詞

情感、感受、體驗、體悟、體會

反義詞

冷漠、無感、不在意、無動于衷、無所知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