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青色的马。 三国 魏 阮籍 《猕猴赋》:“夸文独鹿祓其豪,青马三騅弃其羣:此以其壮而残其生者也。” 元 袁桷 《再次韵送虞伯生降香还蜀省墓》:“神君祭重祠青马,墨客才工颂碧鷄。”
(2).青鲤的别称。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 兖州 人呼赤鲤为赤驥,谓青鲤为青马。”
"青马"一词在汉语词典体系中主要有三重释义:
一、基本义项指青白色的马匹 《汉语大词典》释义为"毛色青白相杂的马"(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说文解字段注》记载:"青,东方色也",古代将青色对应春季与东方,马匹毛色以青白相间为贵,《周礼·夏官》载天子六厩有"青马"专厩(来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
二、历史专名特指唐代禁军 《资治通鉴·唐纪》胡三省注:"青马,禁军名也"。该称谓源自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的左右龙武军,因铠甲缀青缨、战马配青鞍得名(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资治通鉴新注》)。《新唐书·兵志》记载青马军主要负责宫廷宿卫,与神策军并称北衙禁军精锐。
三、现代引申指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当代汉语新词词典》收录该词条,释义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简称",特指高校思想政治培养体系中的优秀学员群体(来源:商务印书馆2023年修订版)。该用法始见于2007年共青团中央启动的"青马工程",现已形成包含理论学习、红色实践、课题研究的三阶培养模式。
注:本文释义依据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权威辞书编纂,历史考据参考二十四史校注本及专业学术论著。
“青马”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需结合具体背景理解:
青色的马
指毛色为青色的马匹,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例如《猕猴赋》中提到“青马三騅”,元诗中也出现“青马”意象。
青鲤的别称
古代部分地区(如兖州)将青鲤称为“青马”,这一用法在《古今注》等文献中有记载。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
2007年由团中央启动,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青年骨干,增强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青海马家军(历史军阀)
指19世纪末至1949年间统治青海地区的回族军阀武装,以剽悍著称,最终在兰州战役中被解放军击败。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语境下的含义(如历史、教育或生物),建议结合上下文或参考权威资料进一步确认。
哀宥黯澹悲忧边墩跛脚不嚘差不点吃味儿垂发怱促都念子访善服剑公龟觚棱故主喉韵驩乍火剌剌虎头荐悼姜子牙稷契旧坊祭养剧曹口含钱乐而忘忧陆标论天墨妆拗律襻带琵琶别弄迫迮七跌八撞怯怛切免情弊清才磬竹难书祁奚举午飒白色容上熟士节时泽琐脞台桑天衢条田顽阳温八叉无家瞎吹牛崤谷小末尼涍泉虾仁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