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咒語。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下》:“世有村人供於僧者,祈其密言。僧紿之曰:‘驢。’其人遂日夕念之。經數歲,照水,見青毛驢附於背。凡有疾病魅鬼,其人至其所,立愈。後知其詐,咒効亦歇。”
“密言”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及相關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指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語或隱秘言語。這一含義源自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下》中的典故,描述村民被僧人傳授“驢”字作為密言,長期念誦後竟能顯靈治病,但咒語效力隨真相暴露而消失。
構詞解析
語境應用
多用于古典文獻或宗教文本中,如《酉陽雜俎》等志怪小說,常與超自然現象、民間信仰關聯。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作為曆史詞彙研究。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相關近義詞,可參考《酉陽雜俎》等唐代筆記小說。
密言是指秘密的或保密的言語,指私下或悄悄地交流的話語。
密言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言,總共有11畫。
《密言》一詞來源于《莊子·至樂》:“夏廟業曰:‘曰阿!氣之秘言也。’”意為“啊!它是氣所說的秘密的話。”
《密言》的繁體字為「密言」。
在古時候,「密言」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顯著的變化。
1. 他們在密言之後,決定采取行動。
2. 她告訴我一個密言,讓我保守秘密。
1. 密信:秘密傳遞的信件。
2. 密約:私下達成的協議。
3. 密談:秘密交談。
4. 密室:沒有開放給公衆的房間或空間。
1. 秘密:指不對外公開、不為他人所知的情況。
2. 隱秘:指隱藏或不被輕易發現的。
3. 安全:指無危險或無憂慮的狀态。
公開:指完全對外公開或公衆所知的。
透露:指洩露秘密或暴露隱私。
公開的、透露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