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穢的意思、草穢的詳細解釋
草穢的解釋
亦作“艸穢”。《三國志·吳志·孫晧傳》:“ 天璽 元年, 吳郡 言 臨平湖 自 漢 末草穢壅塞,今更開通。”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耕田》:“慎無旱耕!須艸生。至可種時,有雨,即種土相親,苗獨生,艸穢爛,皆成良田。”
詞語分解
- 草的解釋 草 ǎ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
- 穢的解釋 穢 (穢) ì 肮髒:穢惡(?)。穢濁。污穢。 丑惡的:穢行(妌 )。穢迹。穢氣。穢語。 * 。自慚形穢。 田中多雜草,荒蕪。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草穢”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一、字面含義:雜草叢生或污穢壅塞
指草木生長雜亂或環境被雜草污穢阻塞的現象,常見于古代農書或曆史文獻。例如:
- 《三國志·吳志·孫晧傳》提到臨平湖“自漢末草穢壅塞”,後經疏通()。
- 《齊民要術·耕田》記載通過控制雜草腐爛來改良農田()。
二、比喻含義:品德敗壞的人
作為成語使用時,“草穢”形容行為不端、道德低劣的人,其中“草”喻指不純,“穢”強調污穢敗壞()。例如可用于批判不擇手段達成目的者。
使用注意:
- 語境區分: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農學文獻多指自然現象,人文語境則側重道德批判。
- 結構分析:由形容詞“草”(不潔)與名詞“穢”(污穢)組成,複合詞義隨搭配變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三國志》《齊民要術》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