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如青螺的發髻。 清 趙翼 《綿州刺史劉蔭萱駐藏回蜀遠寄藏佛一尊賦詩謝》:“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
(2).喻山峰。 唐 皮日休 《太湖詩·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宋 蘇轼 《蝶戀花·京口得鄉書》詞:“ 北固山 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 明 劉基 《彭澤阻風》詩:“兩峰對擁青螺髻,孤月初生白玉鈎。”
“青螺髻”是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字面含義
指形似青螺的發髻(青螺:一種青色螺類,殼呈螺旋狀)。古人常以自然物象比喻發型,如唐代趙翼詩句“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便用青螺的螺旋形态形容發髻的精緻盤繞。
引申比喻
用于形容山峰的形态。唐宋文人常将自然景觀拟人化,如皮日休《太湖詩·缥缈峰》中“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将山峰比作發髻,突顯其秀美;蘇轼《蝶戀花》中“碧瓊梳擁青螺髻”,更以梳與髻的意象描繪北固山的山水相依之景。
該詞體現了古代詩詞中“以物喻形”的審美傳統,通過具象的日常事物(發髻)與抽象的自然景觀(山峰)建立聯繫,賦予靜态景物以動态美感。這種表達方式在唐宋詩詞中尤為常見,反映了文人借物抒情的創作特色。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詩句中的用法,可參考《全唐詩》《東坡詞》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詩詞鑒賞辭典。
《青螺髻》是指一個古代女性頭飾的名稱。這種頭飾是由青螺貝殼制作而成,形狀如髻,因此得名為《青螺髻》。
《青螺髻》的部首是髟部,總共有17個筆畫。
《青螺髻》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描寫,是古代女性喜歡使用的一種頭飾。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青螺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時候《青螺髻》的字形會有些許差異,但整體上字形相對保持一緻。
一個常見的古代寫法是「青螺髻」的髟部被寫成「髠」,這個寫法主要出現在古代印章或其他特殊場合。
例句1:她頭戴着一朵美麗的《青螺髻》,給整個人增添了幾分婉約的氣質。
例句2:傳說中的仙女總是戴着華麗的《青螺髻》,讓人如沐春風。
例句3:這個古裝劇中的女主角梳着精緻的《青螺髻》,讓觀衆頓時覺得身臨其境。
組詞:青螺、螺、髻
近義詞:貝殼髻、貝髻
反義詞:發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