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螺髻的意思、青螺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螺髻的解释

(1).形如青螺的发髻。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诗谢》:“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

(2).喻山峰。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宋 苏轼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词:“ 北固山 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两峰对拥青螺髻,孤月初生白玉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螺髻"是一个具有浓郁古典文学色彩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面拆解与文学意象两个层面理解:

  1. 字面本义:

    • 青螺: 指深青色的螺壳。古人常用“青螺”形容事物颜色青黑而形似螺壳。《汉语大词典》释“青螺”为“螺的一种”,也指“法螺”或“喻青山峰峦”。
    • 髻: 指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是古代常见的发型。《说文解字》释“髻”为“总发也”,即束发成结。
    • 合义: 因此,“青螺髻”的字面意思是指形状像青螺壳一样的发髻。这种发髻通常形容其盘旋、圆润、高耸的形态,颜色深青或乌黑,如同螺壳的螺旋纹路和色泽。
  2. 文学意象(核心含义):

    • 在古典诗词中,“青螺髻”最经典、最广为人知的用法,是比喻山峰的形态。诗人将层叠、圆润、青翠的山峰(尤其是远望中的主峰或秀美的山峦),形象地比作女子头上盘起的青螺状发髻。
    • 经典例证: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写道:“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的“青螺”即指洞庭湖中的君山,远望宛如白银盘(湖水)托着的一只青螺。后世常借用“青螺髻”来形容类似的山形,如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有“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之句(“螺髻”与“青螺髻”意象相通) 。
    • 审美意蕴: 这个比喻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山)与人文意象(女子发髻)结合,赋予静态的山峦以灵动、秀美的特质,体现了古代文人观察自然的独特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它既描绘了山峰的形(圆润、层叠、高耸)、色(青翠、苍黛),也隐含了对其风姿(秀丽、端庄)的赞美。

“青螺髻”一词,其直接含义指形似青螺的发髻样式,展现了古代女子的发型审美。然而,它在文学创作中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其作为比喻意象的运用,常被用来形容远望中形如螺壳、圆润青翠的山峰,是古典诗词中描绘山峦秀色的经典修辞手法。这一意象源自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人文情怀的投射,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和诗意美感。

网络扩展解释

“青螺髻”是一个具有文学意境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指形似青螺的发髻(青螺:一种青色螺类,壳呈螺旋状)。古人常以自然物象比喻发型,如唐代赵翼诗句“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便用青螺的螺旋形态形容发髻的精致盘绕。

  2. 引申比喻
    用于形容山峰的形态。唐宋文人常将自然景观拟人化,如皮日休《太湖诗·缥缈峰》中“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将山峰比作发髻,突显其秀美;苏轼《蝶恋花》中“碧琼梳拥青螺髻”,更以梳与髻的意象描绘北固山的山水相依之景。

二、文化意蕴

该词体现了古代诗词中“以物喻形”的审美传统,通过具象的日常事物(发髻)与抽象的自然景观(山峰)建立联系,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美感。这种表达方式在唐宋诗词中尤为常见,反映了文人借物抒情的创作特色。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诗句中的用法,可参考《全唐诗》《东坡词》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诗词鉴赏辞典。

别人正在浏览...

艾人拜客饱胀瓿甊猜逼唱造禅堂楚沥处之夷然词纸大初打头阵打旋磨雕本躲账芳润冯郞福酒刚大割须弃袍花时昏黑茧物接唱积念久故旧金山九庙霁止距谏捞攘嫘祖流弊立政忙手忙脚每生梦寐以求瞄准濔迆逆暑泥水欧共体瓯雪排诋怕事偏解七大洲轻重倒置棋盘求战冉颜骚驿士礼霜崖枢府瓦师尾煞乌犍鲜卑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