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如青螺的发髻。 清 赵翼 《绵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诗谢》:“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
(2).喻山峰。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宋 苏轼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词:“ 北固山 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两峰对拥青螺髻,孤月初生白玉钩。”
“青螺髻”是一个具有文学意境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字面含义
指形似青螺的发髻(青螺:一种青色螺类,壳呈螺旋状)。古人常以自然物象比喻发型,如唐代赵翼诗句“珠火眉微分,青螺髻空繚”,便用青螺的螺旋形态形容发髻的精致盘绕。
引申比喻
用于形容山峰的形态。唐宋文人常将自然景观拟人化,如皮日休《太湖诗·缥缈峰》中“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将山峰比作发髻,突显其秀美;苏轼《蝶恋花》中“碧琼梳拥青螺髻”,更以梳与髻的意象描绘北固山的山水相依之景。
该词体现了古代诗词中“以物喻形”的审美传统,通过具象的日常事物(发髻)与抽象的自然景观(山峰)建立联系,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美感。这种表达方式在唐宋诗词中尤为常见,反映了文人借物抒情的创作特色。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诗句中的用法,可参考《全唐诗》《东坡词》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诗词鉴赏辞典。
《青螺髻》是指一个古代女性头饰的名称。这种头饰是由青螺贝壳制作而成,形状如髻,因此得名为《青螺髻》。
《青螺髻》的部首是髟部,总共有17个笔画。
《青螺髻》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是古代女性喜欢使用的一种头饰。在繁体中,它的写法为「青螺髻」。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时候《青螺髻》的字形会有些许差异,但整体上字形相对保持一致。
一个常见的古代写法是「青螺髻」的髟部被写成「髠」,这个写法主要出现在古代印章或其他特殊场合。
例句1:她头戴着一朵美丽的《青螺髻》,给整个人增添了几分婉约的气质。
例句2:传说中的仙女总是戴着华丽的《青螺髻》,让人如沐春风。
例句3:这个古装剧中的女主角梳着精致的《青螺髻》,让观众顿时觉得身临其境。
组词:青螺、螺、髻
近义词:贝壳髻、贝髻
反义词:发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