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灸眉的意思、灸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灸眉的解釋

用艾炷燒灼眉頭以治狂疾。後多以言己之狂放為人所攻讦。《晉書·郭舒傳》:“ 敦 曰:‘ 平子 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頭,舊疢復發邪!’” 宋 蘇轼 《劉貢父見餘歌詞數首以詩見戲聊次其韻》:“刺舌君今猶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灸眉是中醫傳統外治療法中的特殊操作方式,指将艾條或艾炷置于人體特定穴位進行熏灼,以達到溫通經絡、扶正祛邪的治療目的。該療法名稱由"灸"與"眉"二字構成:"灸"本義為用艾絨等灼燒治病,《說文解字》釋為"灼也";"眉"指人體面部器官,此處特指施灸部位靠近眉弓區域。

根據《中國針灸學詞典》記載,灸眉常選取攢竹穴(位于眉頭凹陷中)與陽白穴(瞳孔直上,眉上一寸處)進行施治。操作時需将艾條懸置于穴位上方2-3厘米處,以局部皮膚産生溫熱感而不灼痛為度,每次持續10-15分鐘。明代《針灸聚英》記載此法可用于緩解前額痛、眼睑下垂等症,現代臨床多應用于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輔助治療。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醫療技術手冊》指出,該療法需嚴格掌握適應症與禁忌症,高熱患者、面部皮膚破損者及孕婦慎用。實際操作應遵循《腧穴名稱與定位》國家标準(GB/T 12346-2021)的定位要求,确保治療安全有效。

網絡擴展解釋

“灸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用艾炷燒灼眉頭的治療方法,主要用于古代對狂疾(精神類疾病)的醫治。該療法出自中醫傳統灸術,通過刺激特定穴位達到療效。

二、引申含義

後演變為形容因言行狂放不羁而遭人指責的典故。如《晉書·郭舒傳》記載王敦以「掐鼻灸眉頭」諷刺郭舒的狂态,宋代蘇轼詩句「灸眉吾亦更何辭」亦用此典自嘲。

三、古籍例證

  1. 《晉書》記載:「平子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頭」
  2. 蘇轼《劉貢父見餘歌詞數首以詩見戲》:「灸眉吾亦更何辭」

四、用法說明

現代漢語中已不作為醫學名詞使用,主要見于古籍引用或文學化表達,多用于自嘲狂放性格或反諷他人攻讦。

注:該詞屬于生僻古語,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邦國殄瘁不等式不絕如線稱愛蟲虱初稿翠裙當稅蹬彈得天獨厚調禦帝華地錦冬年節都管諷嘲傅君含春王豪蘇膩柳豪姓涸漁回漪火怪弧弦揭橥寄附鏡鑒糧糗貍變麗春旅懷命客明亮命侶平均地權乾哕杞國之憂親谒窮了蛩蛩钜虛溶鬥上裁聲名仕籍十體輸場束系戍傜素足太宮壇兆投契媮閑望氛網眼萬世不易穩健廂藍旗小商小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