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疾的意思、輕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疾的解釋

(1).輕佻躁急。《管子·水地》:“ 燕 之水,萃下而弱,沉滞而雜,故其民愚戇而好貞,輕疾而易死。”《韓非子·亡徵》:“變褊而心急,輕疾而易動發,心悁忿而不訾前後者,可之也。”

(2).輕捷。《漢書·韓安國傳》:“且 匈奴 ,輕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風,去如收電。”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心經誅狐》:“美女與妹言笑,不覺隨之而行,或山林,或城市,來往輕疾,不知其魂之離體也。”

(3).蔑視厭惡。《後漢書·文苑傳下·祢衡》:“ 融 既愛 衡 才,數稱述於 曹操 。 操 欲見之,而 衡 素相輕疾,自稱狂病,不肯往,而數有恣言。”

(4).減輕病痛。 隋 盧思道 《孤鴻賦》:“置諸池庭,朝夕賞翫,既用銷憂,兼以輕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輕疾是漢語複合詞,由“輕”與“疾”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程度輕微、不嚴重的疾病。以下從詞義源流、用法特征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詳解:


一、詞義解析與源流

  1. 字源釋義

    • 輕(輕):本義指分量小(《說文解字》:“輕,輕車也”),引申為程度淺、不重要。
    • 疾:甲骨文象形為箭矢傷人,本指急病(《說文》:“疾,病也”),後泛指疾病。

      二者合成“輕疾”,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後漢書·方術傳》載“療治輕疾”,指可快速治愈的小病。

  2. 權威詞典定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

    輕疾

    1. 小病;不嚴重的病症。
    2. 形容疾病程度輕微,易于痊愈。

      例證引《黃帝内經·靈樞》:“輕疾者,邪氣淺也。”說明病邪未深入髒腑(來源: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


二、用法特征與語境

  1. 醫學文獻中的分類

    古代醫籍常以“輕疾”與“重病”對舉,如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将病症分為“輕疾”“沉疴”,強調治療需分緩急(來源: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華醫典》數據庫)。

  2. 文學作品的隱喻

    文人借“輕疾”喻指社會問題或道德瑕疵。如白居易詩《讀張籍古樂府》:“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賤貧,病眼街西住,無人行到門?輕疾尚未痊。”以身體小病暗喻仕途困頓(來源:《全唐詩》卷四二五)。


三、文化内涵辨析

  1. 與傳統養生觀的關聯

    “輕疾”概念契合中醫“治未病”思想。《淮南子》雲:“聖人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輕疾之疾,故無疾。”強調對輕微症狀的早期幹預(來源:國家圖書館《中華經典古籍庫》)。

  2. 近義詞對比

    • 微恙:更側重主觀感受的輕微不適,如陸遊詩“微恙每連朝”。
    • 輕疾:側重客觀病理程度,具臨床診斷色彩。
    • 沉疴:反義詞,指久治不愈的重病。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 說文解字(注音版)[M]. 中華書局, 2015.
  3. 孫思邈. 千金要方(校注本)[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
  4.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 全唐詩電子檢索系統[DB]. 訪問于:北京大學古籍庫(注:此為示例鍊接,實際引用需确認有效地址)

以上内容綜合權威辭書、醫學典籍及文學史料,系統闡釋“輕疾”的詞義演變與文化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輕疾”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輕佻躁急
    指性格輕浮急躁。如《管子·水地》提到燕地百姓因水質特性而“輕疾而易死”,《韓非子·亡徵》則用該詞描述易沖動之人。

  2. 輕捷
    形容動作迅捷。如《漢書·韓安國傳》中描述匈奴軍隊“輕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風,去如收電”,清代袁枚的《續新齊諧》也以“來往輕疾”形容魂魄離體的狀态。

  3. 蔑視厭惡
    表達輕視或憎惡的情感。《後漢書·祢衡傳》記載祢衡因“素相輕疾”而拒絕拜見曹操,體現此義。

  4. 減輕病痛
    指緩解疾病痛苦。隋代盧思道在《孤鴻賦》中提及“朝夕賞玩,既用銷憂,兼以輕疾”,即通過賞玩減輕病痛。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刨光補刖蠶匾柴積暢辨孱陋塍陌抽丁拔楔吹毛劍楚王城辭辯倒坍點穿電力系統定名東東西西額手稱頌訛衍豐阜構奸歸親國玺酣紅黑熊壞裂兼該兼行交便浪頭冷官糲粱靈思猛然偭規錯矩敏括謀材捺興鳥意凝集慶誕親署狨鞯賞說時代屍祭水緊水則搜山索辨台評鐵橋投供剸繁決劇陀陀委意文武差事握粟出蔔香菰鮮淩淩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