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以加倍速度趕路。《管子·禁藏》:“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孫子·軍争》:“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争利,則擒三将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光武帝 等﹞遂得南出。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時寒,面皆破裂。”《魏書·劉裕傳》:“ 裕 自以舟師南伐。 季高 ( 孫季高 )乘海兼行,奄至 番禺 。”
(2).同行。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鼠﹞晝累累與人兼行。”
(3).猶言德行完備。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是故 高祖 所輔佐, 光武 所将相,不遂僞舉,不責兼行。”
“兼行”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加倍速度趕路
指日夜不停或以雙倍速度行進。
同行
指共同行動或并行。
德行完備(較少用)
指品德全面、無缺憾。
如需進一步辨析,可參考《孫子兵法》《後漢書》等古籍原文。
《兼行》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同時進行”、“兼顧”或“兼施”。
《兼行》的部首是人字旁,拆分後為人和行兩個部分。其中,人為左邊的部分,行為右邊的部分。它的總筆畫數為7。
《兼行》為中國古代的漢字,最早出現于《說文解字》一書,是由漢代陸機所著。意義是指一人同時承擔多項工作或職責的能力或狀态。
繁體字《兼行》為「兼行」,字形形狀與簡體字中的「兼行」相似,隻是筆畫的一些細節有所不同。
根據古代漢字的書寫規則,古時候的「兼行」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當時的寫法是「兼行」在左邊加上一個較小的「亻」部分,形成「". 申兼行"」+「 行」的結構。
1. 他身兼數職,每天都在兼行各項工作。
2. 兼行多項技能的工人在市場上非常有競争力。
兼顧、兼容、兼任、兼職、并行。
并行、并舉、并用。
專一、獨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