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行的意思、兼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行的解釋

(1).謂以加倍速度趕路。《管子·禁藏》:“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孫子·軍争》:“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争利,則擒三将軍。”《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光武帝 等﹞遂得南出。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時寒,面皆破裂。”《魏書·劉裕傳》:“ 裕 自以舟師南伐。 季高 ( 孫季高 )乘海兼行,奄至 番禺 。”

(2).同行。 唐 柳宗元 《三戒·永某氏之鼠》:“﹝鼠﹞晝累累與人兼行。”

(3).猶言德行完備。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是故 高祖 所輔佐, 光武 所将相,不遂僞舉,不責兼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兼行"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行為疊加義 指同時施行兩種以上事務的行為狀态。《漢語應用規範大詞典》将其定義為"不同事務合并施行",如《後漢書·王渙傳》中"赈災與治水兼行",體現統籌實施的行政智慧。此義項常見于政務文書與曆史典籍。

二、晝夜疾馳義 古代軍事術語中特指晝夜不間斷行軍。《古代漢語詞典》引證《孫子兵法·軍争》"日夜不處,倍道兼行",強調行軍速度與持續性的戰術要求。該用法在《二十四史》的戰争記載中出現頻率較高。

三、德行兼備義 在儒家典籍中延伸為道德修養的複合要求。《經學辭典》釋作"仁禮兼行",出自《孟子·公孫丑上》"仁且智,兼行之謂聖",指道德準則的并行實踐。此釋義多用于理學著作與書院教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兼行”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加倍速度趕路
    指日夜不停或以雙倍速度行進。

    • 古籍例證:
      《孫子·軍争》提到“倍道兼行,百裡而争利”;《後漢書》記載光武帝“晨夜兼行,蒙犯霜雪”。
    • 用法:常與“倍道”連用為成語“倍道兼行”,形容急行軍或趕路。
  2. 同行
    指共同行動或并行。

    • 文學例證:
      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中描述老鼠“晝累累與人兼行”。
  3. 德行完備(較少用)
    指品德全面、無缺憾。

    • 文獻例證:
      漢代王符《潛夫論》提到“不責兼行”,強調不苛求完美德行。

二、其他相關

三、用法注意

如需進一步辨析,可參考《孫子兵法》《後漢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哀天叫地抱道巴菽并行不悖寸長片善大本曲大難臨頭道果登雲履琱麗弟媳斷紅阿時放解非議浮玉古代英雄的石像含金量賀忱胡吃海塞渾融惛愚減師半德驕貴嘉向浄居京陵積微緻著絶辔抗言看人眉睫寬諒練氣鸾舞緑珠墜樓買弄忙遽懵憧面坊歐虞沛廷破甲遷奠翹勤人煙阜盛上啓山烏贍恤山隅省口梳纂探詢天昏地黑跳丸啼珠绾約未間為首無孔不鑽武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