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轻佻躁急。《管子·水地》:“ 燕 之水,萃下而弱,沉滞而杂,故其民愚戇而好贞,轻疾而易死。”《韩非子·亡徵》:“变褊而心急,轻疾而易动发,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之也。”
(2).轻捷。《汉书·韩安国传》:“且 匈奴 ,轻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风,去如收电。”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心经诛狐》:“美女与妹言笑,不觉随之而行,或山林,或城市,来往轻疾,不知其魂之离体也。”
(3).蔑视厌恶。《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融 既爱 衡 才,数称述於 曹操 。 操 欲见之,而 衡 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
(4).减轻病痛。 隋 卢思道 《孤鸿赋》:“置诸池庭,朝夕赏翫,既用销忧,兼以轻疾。”
轻疾是汉语复合词,由“轻”与“疾”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程度轻微、不严重的疾病。以下从词义源流、用法特征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详解:
字源释义
二者合成“轻疾”,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后汉书·方术传》载“疗治轻疾”,指可快速治愈的小病。
权威词典定义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
轻疾
- 小病;不严重的病症。
- 形容疾病程度轻微,易于痊愈。
例证引《黄帝内经·灵枢》:“轻疾者,邪气浅也。”说明病邪未深入脏腑(来源: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
医学文献中的分类
古代医籍常以“轻疾”与“重病”对举,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将病症分为“轻疾”“沉疴”,强调治疗需分缓急(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华医典》数据库)。
文学作品的隐喻
文人借“轻疾”喻指社会问题或道德瑕疵。如白居易诗《读张籍古乐府》:“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贱贫,病眼街西住,无人行到门?轻疾尚未痊。”以身体小病暗喻仕途困顿(来源:《全唐诗》卷四二五)。
与传统养生观的关联
“轻疾”概念契合中医“治未病”思想。《淮南子》云:“圣人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轻疾之疾,故无疾。”强调对轻微症状的早期干预(来源:国家图书馆《中华经典古籍库》)。
近义词对比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辞书、医学典籍及文学史料,系统阐释“轻疾”的词义演变与文化语境。
“轻疾”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轻佻躁急
指性格轻浮急躁。如《管子·水地》提到燕地百姓因水质特性而“轻疾而易死”,《韩非子·亡徵》则用该词描述易冲动之人。
轻捷
形容动作迅捷。如《汉书·韩安国传》中描述匈奴军队“轻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风,去如收电”,清代袁枚的《续新齐谐》也以“来往轻疾”形容魂魄离体的状态。
蔑视厌恶
表达轻视或憎恶的情感。《后汉书·祢衡传》记载祢衡因“素相轻疾”而拒绝拜见曹操,体现此义。
减轻病痛
指缓解疾病痛苦。隋代卢思道在《孤鸿赋》中提及“朝夕赏玩,既用销忧,兼以轻疾”,即通过赏玩减轻病痛。
补充说明
草船借箭常套抄道斥兵莼菜促销挡板大手笔雕虫薄技调集丁老断琴阿旁风门福威改作干求羹饭种贯金瞽史桁条槐里月话剧黄袍糊裱胡书夹径江曲诫敕桀立介吝结束语极乐土集腋为裘沦涟録用寐息南洋凝精牛行平牒迁奠谦尊清静寡欲情深义重穷寇勿迫设教生物水豆腐条支挺动同裯吐晕瓦陇玩手腕温席扇枕文修武备遐济斜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