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旗鼓的意思、旗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旗鼓的解釋

[flag and drum]旗和鼓。古時軍中用以發號施令

故國之旗鼓。——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詳細解釋

(1).旗與鼓。古代軍中指揮戰鬥的用具。《左傳·成公二年》:“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 楊伯峻 注:“《孫子·軍争篇》《軍政》曰:‘言不相問,故為之金鼓;視不相見,故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南朝 梁 丘遲 《與陳伯之書》:“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於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恨!” 唐 皇甫冉 《送客》詩:“旗鼓軍威重,關山客路賒。”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孝感之戰》:“餘授以旗鼓,命掩伏山側,餘遂趨賊壘。”

(2).喻指首領;典型。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 馬觀察 維翰 ……與 盧雅雨 同年,一時號‘南 馬 北 盧 ’,亡後, 盧 哭之雲:‘前輩典型亡北鬥,中原旗鼓失南軍。’” 清 張聲玠 《四十自序》:“與 閩 之學士大夫文人墨士,胔酒淋漓,騷壇樹旗鼓。” 梁啟超 《立憲派》:“今也吾儕此無政府之國,為無政府之民……如師陷重圍,敵軍肉薄,而無其旗鼓。”

(3).武術使棍棒的架式。《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都去拿了一條棒做了一個旗鼓, 楊官人 也做了一個旗鼓。”《水浒傳》第二回:“﹝ 王進 ﹞去槍架上拿了一條棒在手裡,來到空地上,使個旗鼓。那後生看了一看,拿條棒滾将入來,逕奔 王進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旗鼓"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曆史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器物本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記載,"旗"為古代軍隊标識方位的布帛标識,"鼓"為作戰指揮用的打擊樂器,二者合稱代表軍隊的指揮系統。先秦典籍《左傳·成公二年》描述戰場"師之耳目,在吾旗鼓",印證其作為軍事號令載體的核心功能。

二、象征延伸 《漢語大詞典》指出該詞衍生出雙重比喻義:既指兩軍對壘的軍事态勢(如《後漢書》"各稱兵擁衆,與漢争衡"),又延伸為競賽雙方的實力較量。宋代《太平禦覽》引《吳子兵法》強調"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幟,所以威目",揭示其強化士氣的心理作用。

三、成語固化 在"旗鼓相當"等成語中,詞義發生轉喻演變。清代《日知錄》考證此類成語源自魏晉時期武将比武制度,原特指比武雙方儀仗規格的對等性,後經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旗鼓相當,才力相敵"的文學化運用,最終定型為實力抗衡的通用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旗鼓”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以下為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旗”指戰旗,“鼓”指戰鼓,二者均為古代軍隊指揮戰鬥的工具。古代作戰時,旗鼓用于傳遞號令,統一軍隊行動,如《左傳》記載“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通過旗鼓指揮進退)。

  2. 引申含義
    現多形容雙方實力相當、競争激烈的情景,例如“旗鼓相當”或“重振旗鼓”。如:“兩位棋手旗鼓相當,難分勝負。”


二、使用場景


三、其他釋義


四、例句參考

  1. “大張旗鼓”表示聲勢浩大(例:宣傳活動大張旗鼓)。
  2. “旗鼓重振”比喻重新恢複實力(例:企業改革後旗鼓重振)。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文獻引用或方言用法,可查閱《漢典》《左傳》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柏堂版權頁賓徒補接常綠噇吃達夫導航風變佛閣覆射感性知識鞏穴呱呱堕地國際主義纮綱花草火蠶見慣不驚監郡解倦積古靖遏金人三緘謹容盡如人意抗丁衎樂客家話來弗及蘭艾漓薄靈地龍東目無餘子偶俗飄洋過海疋俦竊視圈留散賤山脅少宰申固柿花失曉說谏說滿泝本太溪談端堂戺譚箋涕泠挺挏剔團圓逶遲洿池憲訪細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