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竊攘的意思、竊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竊攘的解釋

(1).謂竊據帝王之位。《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序》:“自 唐 失其政,天下乘時,黥髠盜販,衮冕峨巍, 吳 暨 南唐 ,姦雄竊攘。”

(2).侵犯。 明 沉鲸 《雙珠記·姑婦相逢》:“胡奴竊攘,肆幹戈,鼎沸多方。生黎塗炭,景凄涼。”

(3).剽竊。 宋 歐陽修 《筆說·薛道衡王維詩說》:“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終非己有,又何必區區於竊攘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竊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竊據帝王之位

指以不正當手段篡奪或占據君主之位。例如《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序》中提到“奸雄竊攘”,描述唐末亂世中割據勢力僭越稱帝的行為。


2.侵犯

表示武力或勢力侵擾他方。明代沈鲸的戲曲《雙珠記》中“胡奴竊攘”即指外敵入侵,導緻社會動蕩、百姓困苦。


3.剽竊

指抄襲他人作品或思想。宋代歐陽修在《筆說》中批評某些詩句實為模仿他人,強調創作應避免“竊攘”之嫌。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生僻,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含義均圍繞“非法占有”或“不當獲取”展開,涵蓋政治、軍事、文化等不同層面。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竊攘》的意思

《竊攘》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秘密偷竊和搶劫。

拆分部首和筆畫

《竊攘》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穴”部,右邊是“攵”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9。

來源和繁體

《竊攘》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尚書·周書·元典》:“無竊攘,君子無竊道。”該詞在古代漢字中的繁體寫法為「竊攘」。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的漢字寫法,竊攘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其基本形狀和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他被警察逮捕是因為經常竊竊攘攘地偷東西。

組詞

竊竊私語、竊取、攘臂一呼等。

近義詞

竊取、偷竊、竊盜。

反義詞

歸還、歸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